煙草在線據環球雜志報道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1月20日刊載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非洲項目負責人亞歷克斯·瓦因斯的文章稱,津巴布韋需要的是穩定和負責任的政府——然后來自亞洲、美洲和歐洲的投資者才會真的認為津巴布韋的投資環境未來會向好。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報道截圖
文章稱,中國方面表示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因為中國在津巴布韋進行了大量投資,從農業到建筑業無所不包。但現實情況是,津巴布韋才是那個靠人幫助的合作伙伴——中國是其最大的出口市場,并為其脆弱的經濟提供了急需的支持。
資料圖片:津巴布韋一家超市的兩名售貨員手持人民幣拍照。目前,人民幣在津巴布韋是合法支付貨幣。
要說中國和津巴布韋的經貿關系,肉球(微信ID:GlobeMagazine)在這里給你舉個(zhi)栗(xiang)子(yan)。
津首都哈拉雷到北京的直線距離約為1萬零8百多公里,飛行時間近20個小時。
但在貿易全球化飛速發展的今天,你與津巴布韋的距離,或許僅僅相距一支香煙。
津巴布韋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是清沙質土壤,與每年800毫米左右的降雨量相結合,便為煙葉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作為非洲最大的煙草種植國,津巴布韋的煙草產業也當仁不讓地成為重要的經濟支柱產業和最大的出口創匯產業,貢獻了全國10%的GDP,養活了數十萬就業人口。
一支煙的誕生
曬煙廠其實更像一個“干蒸桑拿房”,但溫度更高。
工人沿著軌道把掛滿煙葉的架子推入曬煙車間,關上門,通過合適的濕度和溫度控制,將煙葉中的水分抽干。
蒸完幾天的桑拿后,煙葉也從碧綠色變成了黃色。
煙葉曬完之后,就被送入分級車間,根據不同的質量等級進行人工分級,把等級相近的煙葉放在一起出售。
分級之后的煙草還要進行稱重、打包,再二次加工,然后裝上卡車,送上貨輪,運往萬里之遙的中國。
它們將與產自中國本地和其他國家的煙草混合,生產出不同品牌、不同檔次的香煙。
誰是最大的買主?
擁有3億多煙民的中國,是煙草消費第一大國。
2016年,中國從津巴布韋購買超過6萬噸煙草,占該國出口總量的60%,直接和間接地帶動了20萬人就業。
“如同炒菜的調料一樣,不同產地的煙草在香煙中的作用也有所不同,津巴布韋的煙草主要用來提香。”
業內人士指出,“每一支中華香煙中,都有15%-20%的煙草來自津巴布韋。而在國內許多種高端品牌香煙中,津巴布韋煙草也是重要配方之一。”
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煙草消費國,除津巴布韋以外,還從巴西、贊比亞、馬拉維等國進口煙葉用于調和國內市場上口味各異的香煙。
津巴人的“香煙哲學”
雖說種煙草有益經濟,但吸煙有害健康卻更是經科學證實的真理。
在這一點上,津巴布韋人很明白——這個煙草產量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國家,99.5%的煙草都用來出口創匯。
津巴煙民在人口中的比重不到10%,且在公共場所幾乎看不到有人吸煙。
而中國不僅僅是世界第一大煙草消費國,同時也是全球吸煙致死人數最多的國家,平均每年有約100萬人因吸煙引發的各種疾病導致死亡。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