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馬尼拉公報》報道編譯 總部位于泰國的東南亞煙草控制聯盟批駁了國際稅務與投資中心和牛津經濟研究院發布的亞洲11國非法煙草指標報告。
這份報告是上個月在馬尼拉的馬卡蒂費爾蒙酒店舉行的華萊士商業論壇的彼得·華萊士領導的關于煙草業的媒體吹風會的主題。
由多行業組成的組織東南亞煙草控制聯盟專注于改進柬埔寨、印尼、老撾、菲律賓和越南的稅務系統,以控制煙草。
來自曼谷的東南亞煙草控制聯盟理事Bungon Rithiphadee說:“煙稅上提導致煙草產品價格上漲,這直接阻止了非吸煙者開始吸煙,而且阻止了當前吸煙者繼續維持他們的有害習慣。”
他透露,這份報告的作者舉行了巡回演講,在各個國家發放報告,使得他們的研究結果得到更大范圍的公開,并使政策制定者了解到這些結果。
在其發表在自己網站上的長達17頁的官方評論文章中,東南亞煙草控制聯盟描述這份報告“不是事實,而是神話”,“利用了有瑕疵的方法,導致得出支持煙草業的有關征稅立場的歪曲結果。”
東南亞煙草控制聯盟還對報告的真實性提出質疑,稱報告的其中一名發布者國際稅務與投資中心,盡管聲稱自己是獨立的非營利研究教育基金會,但卻接受包括菲莫國際公司在內的煙草集團的贊助。
東南亞煙草控制聯盟指出,與總部位于英國的牛津經濟研究院一起提出的這份亞洲11國報告,“盡管被介紹為獨立研究,但卻由菲莫國際公司提供資金,由國際稅務與投資中心和牛津經濟研究院根據由菲莫亞洲公司提供的達成一致的授權調查范圍進行準備,而且所依靠的投入物資和數據是由煙草業提供,因此,這份報告不能被認為是關于這個問題的中立報告。”
東南亞煙草控制聯盟說:“因此,這份亞洲11國報告是煙草業通過說服各國政府,提稅會導致非法貿易增加,造成稅收流失,從而為保護自己的利潤,對抗煙草征稅帶來的公共衛生益處的又一嘗試。”
它說,這份報告甚至還批評各國政府為了遵照《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目標,保護公眾健康而提高煙稅,執行其他有效(但被煙草業貼上“過度標簽”)的煙草控制措施的做法。
2012年的亞洲11國報告估計,菲律賓的煙草消費總量(含合法與非法煙草)為1087億支卷煙。
其中,有5.9%,即64億支卷煙被認為是非法卷煙,而絕大多數,即61億支為國內非法卷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