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切事物發展的根本,推動卷煙高質量發展,最關鍵的還在于人,在于煙草的每一位員工,在于有一支政治合格、素質過硬、業務精湛、紀律嚴明,善于學習,富于創新,敢于拼搏,勇于戰斗的一流員工隊伍。孔子曰:“人者,萬物之靈,天地之心也。”可見人的偉大。荀子說:“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筆者認為, 目前基層煙草商業企業員工隊伍建設水平還不能完全適應現代市場化、國際化競爭需要,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始終不渝地堅持以人為本這個根本,進一步解放思想,沖破瓶頸的束縛,沖破思想的禁錮,改革和創新員工隊伍建設機制,為推動煙草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和智力支持,打造行業發展的軟實力。
一是加強員工思想教育。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正確的行動源于正確的理想信念。加強員工隊伍建設,首先必須使得員工的思想意識始終處在行業前面,保持與企業目標同向,保持競通融合的團隊精神,保持百折不撓、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積極開拓,奮勇爭先。我們必須站在行業發展的高度,健全員工教育機制,堅持不懈地加強員工思想教育,蕩滌員工思想發展的塵埃,引領員工進行新的思想定位,投身煙草行業改革與發展的大潮,爭做時代的弄潮兒。
二是加強文化意識熏陶。企業文化是企業經營實踐中所形成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總和,是企業存在的依據和發展的靈魂。它無時不刻不在潛移默化地引領著員工思想潮流、理想信念和行為信條。實踐證明,“兩個至上”反映了行業發展的主流思想和價值取向,代表著最廣大員工的根本利益和熱切愿望。各級煙草企業要以“兩個至上”為基礎,不斷總結和提煉煙草在多年發展中形成的文化價值理念,積極構建適合本單位,具有獨到發展魅力的企業文化架構體系,用先進的文化來引領員工思潮,陶冶員工情操,為企業發展鑄造生生不息、代代傳承、源遠流長的靈魂血脈。
三是加強員工行為規范。 員工隊伍形象是展現行業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海爾集團的總裁張瑞敏在一次員工會議上說:“員工的形象就是企業的形象,你們的舉止就是企業的一張張活生生的廣告牌”。由于員工個體素質的差異,要想保持員工隊伍整齊劃一,就必須依靠培訓來提高員工的工作力,依靠規范來提升員工的執行力。那么,如何規范員工行為呢?
首先,要嚴格學習培訓。當今時代,處于飛速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總量呈幾何級數爆炸式增長。面對日益更新的知識,只有加強培訓才能提高員工的思想認識水平和工作能力。調查中我們發現,近幾年來,雖然各級單位都把學習作為提升員工素質的第一抓手,開展了爭創學習型單位、學習型組織、學習型員工活動。但是總體來說,員工學習的氛圍還不濃,學習的能力還欠缺,對待學習走馬觀花的多,求深求透的少;應付單位組織學習的多,個人自主學習的少。究其原因,還是員工學習的態度不端正。必須加強對員工的學習意識教育,讓每一位員工都有“一天不學習,心理不踏實”的危機感。要通過建立讀書吧、開展讀書分享和讀書競賽活動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員工學習的熱情,鼓勵他們把學習作為成長的階梯,愛好學習,善于學習,在學習中尋找人生的真諦,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工作能力和競爭能力。
但是,培訓要注意力戒形式主義。事實表明,在一些單位的教育培訓中,盡管培訓的內容非常廣泛,培訓的形式也豐富多樣。但是,由于沒一套嚴格培訓機制,培訓的效果好差不一,有些培訓能起到提升員工素質的作用,有些培訓只是表面文章。比如說:在黨的方針政策理論培訓中,盡管每逢黨的一些重大會議召開和重要方針、政策出臺以后,我們都進行了培訓,由于培訓只注重學原文,不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員工學習的興趣不濃,對理論掌握不透徹,也就不能將這些理論運用到工作實踐。再比如說:對于一些業務技能的培訓,由于個體年齡、文化等素質的差異,通過培訓有一部分人能熟練掌握,靈活運用;有一部分人卻似懂非懂,死搬教條;更有甚者不懂裝懂。為此,對于教育培訓,要動真格,用實招,求實效,做到三個“有”。一是要有培訓方案。無論何種培訓,組織者都必須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選擇培訓對象,選擇培訓內容,制定培訓方案,接受培訓審批,確保培訓效果。二是要有授課要求。授課者要尊重客觀實際,以聽課者“聽得懂、想得通、做得到”為要求,因人而異,生動培訓,切忌“臺上講課,臺下哈欠”,盡可能讓培訓既生動形象,又精煉易懂。三是要有培訓評價。只要有培訓,就必須有評價。既要對培訓的組織者進行評價,又要對參培者進行檢查。
其次,要嚴格制度管理。嚴格規范,說到底就是要用一流的標準和嚴格的制度來規范每一位員工的行為,促使每一位員工都能在標準和制度的約束下,履行工作職責,遵守工作規范,使得工作富有效率,充滿活力。那么,如何推動制度管理落實到位。
第一、制定制度要依法合理。制定制度的目的是為了加強企業管理,從而用制度來杜絕和解決員工的松、軟、散、懶的不良陋習。但是制定制度時,一定要堅持法治理念,不得與各項法律法規尤其是勞動法等法律法相抵觸,否則制度執行起來就將失去合法合理性,引發管理矛盾和引糾紛。
第二,執行制度時要以人為本。事實表明再好的制度,執行的時候也要堅持以人為本思想。因為制定制度的目的是為了管住人、管好人,而不是置人于死地,把人的積極能動性困在制度的牢籠內。堅持以人為本就是事前加強對員工的宣貫,讓員工知曉和理解制度,否則如果員工對制度的認知還很粗淺,對制度的細化條款沒有做到熟記在心,警鐘常鳴,缺乏對制度的敬畏感,制度執行起來就會大打折扣。對此,一定要加大對制度的宣傳警示力度,讓制度之弦時刻崩緊在員工腦中,達到“知之行之”。
第三,制度改革要與時俱進。任何一項制度都不是一勞永逸的,都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企業發展實際的變化而不斷變革。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在執行制度過程中,要不斷發現和時代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地方,用發展的眼光來不斷改革和完善制度,讓制度在任何時候執行起來都能具有法律依據,具備可操作性。
再次,要嚴格考核管理。考核是最好的指揮棒。員工考核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如何通過合理的考核管理來調動人的積極性,是每個企業一直在思考和創新的課題。筆者認為,考核根本關鍵是要體現公平和公正,為此在制定考核辦法時,要權衡多方因素,綜合多種措施和手段,加強研究和思考。開展考核管理時,要杜絕人情因素,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公正合理的態度來量化考核,切實通過考核來體現獎懲分明,獲得員工認同。
總之,人是一切發展的根本。隊伍建設管理是企業發展永恒的話題,只要廣大管理者能始終堅持抓住人的內在動力和外在推動這兩個因素,不斷創新隊伍建設管理的方式方法,就一定能推動隊伍建設高質量發展,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為基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