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關河南中煙公司的一份招錄表在網上廣泛流傳,原因主要是有許多名校畢業生在煙廠一線生產車間流水線上崗工作,有的還是研究生學歷。這引起了全網的好奇關注,人們紛紛想探究下是何原因才讓這些高材生甘于沉下心到基層一線?
對于出身農村的人來說,對這個問題可能體會更加深刻,也對該事件更有認同感。
你知道小時候沒錢買草稿本時,是用什么作為草稿本的嗎?
現在許多年青人可能想象不到,小時候念書,背的是母親用帆布縫制的書包,穿的是有好幾個補丁的衣服。
沒錢買草稿本,孩子們會在平地上用石塊打草稿做算術,還有的孩子會用幾種顏色的筆在一張紙上打草稿,用完藍色的筆再用黑色或紅色的筆在上面打,反正辦法總比困難多。而最令人記憶猶新的,便是另外一種草稿本。
用2張32開大小的塑料紙,中間夾一層紅紙,紅紙上涂上腌制好的豬油,然后裝訂好。要用草稿的時候,就用斷了頭的鉛筆在第一張塑料紙上面劃寫,字跡就清晰可見。寫滿一頁時只要把上面一層塑料輕輕一掀,紅紙上印出的字便全沒了,于是便可以重新在上面寫任何想寫的字了。
一段時間過后,草稿本上的字就有點模糊了,原因是豬油干了。可以再次偷偷地將母親的腌制臘肉涂在紅紙上,再神不知鬼不覺地將肉放回去。
有段時間,母親存放腌制臘肉的儲罐見底了,沒有一絲肉末,只有鹽味,而我正好草稿本上的字跡不能夠顯示清晰,我便把紅紙在油罐邊上用力地搽。可是,那罐身上也像許久沒有沾葷一樣,一點油都沒有,無奈的我只好等著母親下次買肉時再狠狠地多搽一點油,這樣就能夠用得時間長一點。
除了在上面打草稿,我會用無頭的鉛筆在上面練字,反正練習的時候要是難看立馬可以掀掉字跡。
如今步入中年的我會時時想起童年求學的那些經歷,尤其是這個草稿本帶給我一些不一樣的收獲和啟迪。
兒時的經歷可以重復來打草稿,因為還有時間,可是,如今腳步匆匆的我卻再也沒有機會重新打草稿了。每每做過一些后悔的事情,卻再也不能像掀開那層輕盈的塑料稿紙,給自己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我想這就是人生,一個沒有草稿的人生。
回到文章開頭,大學畢業生在選擇職業的關頭,是選擇自己的興趣愛好還是要養家糊口為先,對于擁有不同家庭的同學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況且職業不是終身的,有些即便在一線煙廠生產車間的高材生也不是永遠就在一線崗位上的,他們還有更多的機會“出人頭地”,退一萬步講,他們在煙廠沒有更好的發展,還可以考研究生、考公務員,到社會上自己喜歡的單位就業,但是關鍵是要有自己的經濟基礎,只有具有一定實力的經濟基礎,才能有更多的選擇權。
人生不一定有可以打草稿的機會,但是一定要有時刻準備翻盤的資本。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