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大洋網報道 日前,廣東省深圳市健促中心聯合市慢病中心、市控煙協會、各媒體組成的控煙組突擊暗訪,聚焦控煙難點——機關單位辦公樓。控煙組突然“殺到”,“老煙槍”們措手不及吐出“神回復”,有人淡定自如“打死不認”,有人態度謙恭“知錯能改”,有人火冒三丈“牛氣哄哄”。
清水河街道辦武裝部辦公室,一名吸煙的工作人員被拍到后不好意思地將煙熄滅。
“打死不認”型
地點:羅湖城管局
正在修訂的《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煙條例》確定了聯合執法的思路,城管局是執法成員單位之一。當日,控煙組首站直奔位于羅湖區委區政府大樓12樓的城管局。
走出樓電梯間,煙味隱隱飄進鼻腔。控煙組轉了一圈沒發現冒煙的“煙槍”,正打算往13樓走時,兩名工作人員擠在樓道的一張破沙發上,神色有些怪異,窩在手里的煙頭還在冒煙。“你們在抽煙嗎?”“沒有啊!”面對控煙組的疑問,兩名工作人員異口同聲說。隨后,記者在法制科找到了這兩位工作人員。
1分鐘后,12樓的樓道垃圾桶里冒煙了,是未掐滅的煙頭所引發的。得知這消息,法制科的一位工作人員立即沖進樓道察看冒煙的煙頭。“剛才是你在這抽煙嗎?”“沒有啊!”“沒有啊!”無論控煙組成員如何追問,這位淡定的工作人員口中一直回答“沒有啊!”
布吉街道辦內,兩名男子正在吸煙。
“措手不及”型
地點:布吉街道辦一樓大廳
離開羅湖區委區政府大樓后,各路媒體協商將第二站定在龍崗區布吉街道辦。控煙組剛走進布吉街道辦大廳,一位手掐煙頭的中年男子進入了鏡頭。
“您好,我們是控煙組的。”“啊?抽煙組?”顯然,控煙組的突擊讓這位中年男子措施不及,神一樣的回復雷倒一片參與行動的媒體。“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回過神來,這名中年男子意識到了自己手中的煙頭,掐滅后連續說了8個“不好意思”。這位中年男子說,他是街道辦的工作人員,隨后補充了一句“我剛來這上班不久”。
“蒙混過關”型
地點:布吉街道辦辦公室
盡管一樓保安在得知控煙組到來的消息后通風報信,但控煙組仍然在布吉街道辦的多個辦公室里找到了有煙頭的煙灰缸。在6樓的經濟科技辦公室,3位圍坐在茶幾旁的男子一邊談工作,一邊吞云吐霧,桌面上放著一包中華煙。控煙組成員一亮工作證,其中一名男子立即起身,甩下一句“我不是這個辦公室的”就徑直走了。另一位男子眼疾手快,立馬將冒煙的煙頭扔進了垃圾桶,說自己是施工單位的,來辦公室里談業務。“請問您知道辦公室里不能吸煙嗎?”“現在知道了,知道了。”說罷,第三位男子湊到辦公桌上與一位女工作人員談事,也補充了一句“我不是這個辦公室的”。
“知錯能改”型
地點:清水河街道武裝部
控煙組突然來訪,清水河街道辦基層武裝部辦公室里的一位“老煙槍”正在狠抽,場面頓時變得有些尷尬。這位年長的工作人員先是將冒煙的煙頭藏在背后,后來看鏡頭都對準自己了,干脆把煙頭舉起來說,“不就個把支煙嗎?拍吧!拍吧!”
問起這位工作人員的“煙齡”,他的回答也很干脆,向著一位20歲出頭的記者說,“比你年齡還大”。“今天開始是不是該戒煙了?”聽了記者的提醒,這位工作人員立馬表態,連說三個“戒了!”他說自己每天抽5根煙,身體不太好。
“牛逼哄哄”型
地點:清水河街道辦電教室
煙味不僅嗆人,吸著二手煙的人說出來的話也嗆人。在清水河街道辦電教室里,濃濃的煙味直往外飄。控煙組“殺到”,正在抽煙的一名與會人員立馬“滅煙閃人”,煙灰缸里剩著兩根煙頭,旁邊一位吸著二手煙的大叔卻很不爽。一名參與控煙暗訪的記者問,“剛才出去那個人身上煙味很重。”這位大叔火冒三丈,立即回擊記者,“我聞到你身上也有很濃的煙味,你又沒有證據”。
記者提醒大叔說,“吸煙有害健康”,大叔回話“我健康得很!”旁邊一位控煙組成員再提醒,“二手煙也危害健康”,大叔這回安靜了。
再暗訪
媒體殺了個回馬槍 “香煙控”又抽上了
控煙組走后1小時,記者獨自開展的暗訪第二波開始行動。“殺”回羅湖區委區政府大樓12樓,尋覓一圈,雖然沒發現正在吸煙的“香煙控”。但是在走過人力資源局某辦公室時,卻聞到很濃的煙味。
那股刺鼻的煙味從門縫中沖了出來,味道十分濃烈,殺傷力超強,直接將人“秒殺”了。透過門縫記者看到煙灰缸上還有冒煙的煙頭,記者試圖敲門進去探個究竟,可惜人不在內。
第二站記者再次“殺”到龍崗區布吉街道辦,在11樓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公室(安全生產監察執法中隊)與布吉街道火災隱患整治督導辦公室內,發現2個“香煙控”正在辦公室內抽煙。
“你們好,我們是控煙組的第二組,再次查抽煙情況,第一波剛走沒多久,現在又在抽了?”記者問。一位神情恍惚的“香煙控”說:“我實在忍不住了啊!不抽很難受!我已經很控制了。”另一位卻連忙把煙頭弄滅拋到垃圾桶說:“以后不抽了,放心。”
第三站清水河街道辦事處,剛進大廳,一位大叔就在辦事廳坐著抽煙,記者正要上前拍照詢問,可他頭也不回的沖出大門,轉眼間不見人影。
執法
“中國式控煙” 個人罰單難開
1998年實施的《深圳經濟特區控制吸煙條例》,15年來沒開過一張個人罰單,一直為外界所詬病。行政管理部門的分析一直認為無執法主體是至關重要的因素。昨日,深圳市控煙協會有關負責人提出了另一種觀點:“舊條例規定是‘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執法人員對違反本條例的吸煙行為應當予以勸阻,對經勸阻無效者,可處以二十元罰款并勸其離開該場所。’先勸再罰就成了軟肋,有幾個人被多次勸阻無效?”該負責人說,一般煙民在勸阻情況下都會掐滅煙頭,但在禁煙公共場所,只要有人把煙點燃,不管有沒有吸,產生的煙霧已經影響到他人,已經算是違反控煙條例。先勸后罰對禁煙場所吸煙行為完全起不到震懾作用。而這個關鍵點,市控煙協會屢次反映,但控煙條例修訂稿中至今仍未作改動。
深圳市控煙協會對比過上海、哈爾濱、天津、廣州等地的控煙條例發現,各地均采用了先勸后罰的規定。這位負責人說,借用時下時髦的“中國式過馬路”,先勸后罰也盡顯“中國式控煙”的特色。該負責人認為,真正實現無煙城市,應效仿鄰居香港,發現吸煙行為立即開罰,先罰款再教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