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小店,22年,見證了一個家庭的酸甜苦辣,也守住了一家人的生活和夢想。
在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正大鎮當領村村口,有一家看似平凡卻飽含故事的小超市——陽光超市。58歲的老板龍秀萍雖身有殘疾,卻以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態度,把店鋪經營得有聲有色,也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龍秀萍在店鋪內售貨。新華網發(李光耀 攝)
小店,“拴住”母愛
說到為什么要開這家小店,龍秀萍忍不住抹起了眼淚。
松桃縣曾經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在農村生活的龍秀萍和丈夫吳顯明為了生計,不得不離開年幼的子女,遠赴浙江打工,“和孩子一年只能見一次面”。
“有一年過完春節,我們要出去打工的前一天晚上,7歲的女兒突然拉住我們,哭著讓我們不要走。”龍秀萍明白,孩子們逐漸長大,對父母的依戀越來越濃,可是不背井離鄉,收入從哪里來?
上圖為龍秀萍第一次開店的舊址,下圖為龍秀萍站在現在的“陽光超市”門口。新華網發(李光耀 攝)
讓龍秀萍沒想到的是,為了挽留他們,懂事的女兒居然說,“你們可以像舅舅家一樣開一家小賣部,這樣就可以在家里掙錢了。”原來,龍秀萍的四哥就是以開小賣部為生,收入還不錯。舅舅一家闔家幸福的生活,沒想到成為外甥女偷偷羨慕的對象。
“女兒還哭著說,‘你們不要走,開了店,我也可以幫你們賣東西’。”女兒的懂事令人心疼,也“拴住”了龍秀萍的心,36歲的她靠著從四哥家借來的5000元錢,在村口租了一間小房子,也開起了小賣部。
小賣部沒有名字,也沒有像樣的裝修,15平方米的空間,還要用貨架一分為二,前半間經營,后半間住宿。龍秀萍既要管著店鋪,又要管著3個孩子。“那時候我的收入能養活自己和孩子了,老公在外面打工掙的錢我都存了下來,日子雖然辛苦,但是有了盼頭。”龍秀萍說。
患難,見證真情
人生似一場旅途,途中有陽光明媚,也難免疾風驟雨。
39歲那年,龍秀萍人生的陽光剛剛穿透云層,卻又被更厚重的烏云遮住。夫妻倆在一次務農時,龍秀萍不慎從坡上滾落田里,右臂不幸被正在耕田的旋耕機“咬住”,由于受傷嚴重,她的手臂沒有保住。
躺在病床上,龍秀萍痛苦萬分。“3個小孩還沒有長大,我就成了一個‘廢人’,以后這個家該怎么辦?我感覺一下子天都塌了。”
所幸,丈夫吳顯明的關愛,幫助龍秀萍渡過了難關。那一年,吳顯明守在家中,整年都沒有外出打工,除了悉心照顧龍秀萍的生活起居,就是拼了命在田地里干活。“我老公一個人拼命干,攢夠了我和孩子們兩年的口糧才外出打工。”
龍秀萍在店鋪內整理貨柜。新華網發(李光耀 攝)
身體逐漸恢復之后,龍秀萍的小賣部重新開張了,也得到了鄉鄰的不少幫助。那時候,龍秀萍每半個月就要去銅仁進貨,幾十上百斤的貨品要坐客車運回來。“貨少的時候我一個人能搞定,貨多的時候,要好的鄰居會和我一起去市里,一路上幫我上貨卸貨。”
時光流轉,隨著農村交通條件的改善,很多供貨商開始送貨上門,龍秀萍少了進城進貨的艱辛。看到龍秀萍身體傷殘,不少供貨商也對她格外照顧,送貨上門后還幫她把貨上到貨架。“煙草公司的客戶經理石經理服務我們十多年,經常給我講一些經營技巧,他還幫我對接銀行辦貸款,解決年底備貨資金壓力大的困難。”龍秀萍說。
在龍秀萍看來,身邊人縱然沒有太多安慰的言語,但很多人都用最樸實的援手,在黑暗的日子里給了自己“陽光”。
生活,遇見“陽光”
小賣部的生意重回正軌,看著一年比一年好的收入,龍秀萍心中的焦慮和自卑慢慢被撫平。經營6年之后,手里有了積蓄,龍秀萍夫婦倆在村里買了一塊宅基地,蓋起了一層平房,小賣部也搬進新家,面積“長”到了100個平米。
此后的10多年,龍秀萍認認真真地經營著小賣部的生意,雖然身體不便,但她每天堅持做好店鋪內的清潔、陳列工作,為顧客們打造潔凈舒適的小店氛圍。店門口,她總要放上一兩張圓桌,幾個凳子,方便鄉鄰們來下棋、聊天。膝下的三個子女也長大成人,有了各自的工作和家庭。
“雖然我是殘疾人,但是靠著這個小賣部,我也能和正常人一樣掙到錢,養活孩子們,我感覺我也不比別人差。”龍秀萍深知,這家小店不光是一家人重要的收入來源,更是她立足社會的底氣。
龍秀萍(右)表演苗族花鼓藝術。
找回自信的龍秀萍,還重新撿起了小時候就喜歡的苗族花鼓藝術。她加入了當領村的花鼓隊,隔三岔五就和隊友們在一起打花鼓、唱苗歌。在當地,逢年過節或者哪家有喜事的時候,花鼓表演是少不了的娛樂項目,這時候,龍秀萍就把店門一關,開開心心去鬧騰了。“花鼓舞表達的就是我們苗族對勞動的尊重,對生活的熱愛,這幾年,我感覺我又找回了以前那個快樂的自己。”龍秀萍說。
龍秀萍家新修的三層樓,一樓是第三次升級的“陽光超市”。新華網發(李光耀 攝)
兩年前,龍秀萍一家又把原來的平房推倒,在原址上修起漂亮的三層樓。小賣部搬進了一樓180平米的大廳,各類商品近千種。這一次升級之后,龍秀萍給自己的店鋪起了一個名字——陽光生活超市。
“日子再苦,堅持下去總能看到陽光。”龍秀萍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