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召開的第二十屆全國控煙與健康學術研討會上,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無煙草行動技術官員李可薇表示,在世衛組織所有區域,13-15歲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都高于成年人,使用電子煙的年輕人在日后使用卷煙的可能性是其同齡人的近三倍。
李可薇強調,使用電子煙會增加重新正常化吸煙行為的風險,特別是在年輕人群中。電子煙是一種模仿卷煙的電子產品,中國控煙與健康協會副會長支修益表示,電子煙同樣含有多種致癌物質和有害物質。市場上大多數電子煙和正常煙草一樣,都含有尼古丁。而尼古丁是一種高度成癮物質,使用任何形式的煙草和煙草產品都會產生尼古丁依賴。
支修益進一步解釋說,青少年的大腦和神經系統尚未完全成熟,對尼古丁的敏感性比成年人更高,更容易形成依賴。此外,電子煙液中還含有甲醛、乙醛、多環芳烴、揮發性有機物以及煙草特有的亞硝胺等有害物質。
據世衛組織的數據,已有131個國家對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管制,其中有34個國家禁止了電子煙的銷售。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主任肖琳介紹,2023年,我國中學生電子煙的使用率為2.4%,與2021年相比,下降1.2個百分點,降幅超30%。
肖琳在會場介紹我國控煙工作。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攝
肖琳認為,我國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降幅如此明顯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三個重要文件的出臺。2022年3月,國家煙草專賣局公布《電子煙管理辦法》,規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4月,國家標準《電子煙》(GB 41700-2022)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自2022年10月1日實施,這項標準規定,電子煙產品特征風味不應呈現除煙草外的其他風味,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煙和可自行添加霧化物的電子煙。2022年10月,財政部等相關部門發布對電子煙征收消費稅的公告,并于2022年11月1日起執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