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飛飛勸早耕,春鋤撲撲趁初晴”。連日來,在重慶市石柱縣臨溪鎮南峰村,為保證煙葉種植“跟農時”,煙農們搶抓“黃金期”,緊張有序翻耕土地、施放底肥、起溝打廂、覆蓋地膜,為煙苗移栽做充分準備, 一幅多彩的“煙葉春耕圖”在田間地頭展開。
▲煙農在翻耕土地。通訊員 賀蓉 攝
據介紹,南峰村今年落實烤煙種植面積790畝,比去年增加290畝。在2021年,該村10戶煙農共種植烤煙500畝,戶均收入在15萬元左右,讓煙農嘗到了規模化、精細化發展烤煙產業帶來的甜頭,為今年增加烤煙種植面積打下了基礎。
▲煙農在打溝掏廂。通訊員 賀蓉 攝
一片“金葉子”承載著南峰煙農致富的夢想。種植出好煙葉,就是煙農一年的期盼。為確保烤煙增質增效,今年以來,南峰村按照抓早、抓實、抓好的“三抓”思路,村組干部配合煙草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解決土地流轉、種植經驗不足、種植技術不到位等實際問題,通過上門服務到村頭、技術指導到田頭,讓廣大煙農喜在心頭。
“我今年要種植烤煙50畝,只要按照技術人員的要求,進行精細化管理,收入18萬元不成問題。”南峰村村民譚道祥邊起溝打廂邊樂呵呵地說。
潘碧權是南峰村的烤煙種植大戶,入春以來,他在該村承包了350畝土地用于發展烤煙產業。為確保一地雙收,他確定了春夏季種烤煙,秋季采收煙葉后再種蓮花白的發展之路。
“土地要綜合利用,才能確保最大最好的經濟效益。利用烤煙地的余肥種植蔬菜,不僅可減少生產成本投入,還可增加復種指數和畝產收益。煙菜連作,預計總收入在200萬元左右。”潘碧權算起了收入賬。
▲煙農在起壟覆膜。通訊員 賀蓉 攝
記者在南峰村的飄浮式煙葉育苗基地看到,漂盤里的小煙苗“吐”出了綠綠的嫩芽,生機勃勃、長勢喜人。“再過半個月,就可移栽煙苗了。”南峰村黨支部書記馬澤軍說。
“拉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避彎取直,打溝起壟的時候一定要做到高低一致、行端壟直,煙葉才能四面都采光,種出的煙葉品質才更好……”為確保在4月下旬移栽烤煙苗,連日來,在南峰村的烤煙種植基地,煙農們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邊用旋耕機耕田翻地,邊平整土地、打溝起壟、覆蓋地膜,大家干勁十足,每一道工序都做得一絲不茍。
▲覆蓋好地膜的烤煙地與藍天白云相得益彰。通訊員 賀蓉 攝
勞動現場,隆隆機聲和煙農勤耕勞作的歡笑聲相互交織,不僅奏響了春耕生產的美好樂章,而且他們在土地里熟練地“畫”出一道道筆直美麗的耕作線,與周邊的藍天白云、綿延青山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優美和諧的鄉村田園畫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