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時節,風光無限。沿著蜿蜒的山路驅車行至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林口鎮高標準煙葉種植示范點,記者看到群山之間煙葉基地連片鋪開在道路兩旁,這片熱土正孕育著煙農致富的希望。
眼下,林口鎮的煙農正在為煙葉種植做前期準備,田間地頭一片忙碌。在煙農雷祥文的烤煙房里,五六個務工人員正在更換烤煙桿及綁煙繩子。他站在烤煙房門口,和朋友談著他今年的種植計劃。
“說干就干,今年政策好,土地問題不用愁,我準備種120畝。”其他煙農聽著雷祥文的話,紛紛稱他膽子大、敢想敢做。
58歲的雷祥文種了近30年的煙葉。今年是他種植煙葉面積最大的一年。歲近甲子為何他敢于“冒險”?
底氣來自于當地政府“兩統一育”模式和七星關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保姆式”服務。
林口鎮鎮長趙旭介紹,林口一直有種植煙葉的傳統,但以往煙農需要挨家挨戶流轉土地,過程中難免有個別村民意見不同,導致了煙葉種植不連片不成規模,后期管理難度加大。
為此,七星關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與林口鎮探索了“兩統一育”發展模式,即由政府主導統一規劃、集中土地流轉,統籌資源、完善基礎設施,培育經營主體、返租土地資源,最大化解決經營主體的后顧之憂。
“對我們煙農來說,烤煙種植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土地不連片,東一塊西一塊,會大大增加我們的管理成本,最后煙葉的質量也會大打折扣。”雷祥文說,政府將土地統一流轉后大大節約了時間成本。同時,為規模化種植提供了必要前提。
種植烤煙利潤高,價格穩定,今年又提價,每畝地純利潤約在3000元左右,但同時種植技術要求也很高。為保證種出優質煙葉,七星關區煙草局制定了《林口基地單元烤煙生產技術方案》,開展綠色防控和土壤保育,落實先進實用技術,不斷提升煙葉質量。
這兩天正是烤煙育苗出苗的關鍵時期,在林口鎮煙葉育苗棚里,林口煙葉站農藝主管鄧敏像呵護初生嬰兒一樣照顧著嫩綠的煙苗。
“還有30多天就能移栽了,這段時間可馬虎不得。”鄧敏輕輕拿起一盤煙苗檢查長勢。他說:“經過這幾年的摸索,我們已基本達到了煙苗90%以上的壯苗率。”
鄧敏的工作職責并不止前期育苗指導,在煙農的種植過程中,他常常游走在田間地頭查看每戶煙農烤煙生產各環節技術落實情況和煙葉生長情況。許多時候,在煙農發現煙葉生長問題之前,鄧敏就已經幫煙農解決了相關問題。
對于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煙草專賣局“保姆式”的服務,雷祥文深有感觸。“雖然我種了大半輩子烤煙,但先進的種植技術還是得靠煙草局普及。”雷祥文說,在煙草局的幫助下,煙葉基地已實現綠色防控技術100%覆蓋、有機肥施100%覆蓋、上部4—6片煙葉一次性成熟采烤技術到位率達到80%以上,新能源烘烤、采烤一體化、水肥一體化等重點技術得到較好應用。
“除非是遇到極端天氣,不然我每年穩定純收入20多萬元是毫無問題的。”雷祥文自信地說,今年收入預計超過35萬元,以后肯定一年比一年更好。
“保姆式”服務讓煙葉提質增效,土地生金,群眾的腰包越來越鼓。七星關區煙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緊緊圍繞“煙葉強、煙區美、煙農富”的總體目標,積極開展“以煙葉生產為主導、以集聚資源要素為重點、以產業融合為支撐、以多方共贏為目標”的煙葉產業綜合體探索與實踐,助推煙葉增效、煙農增收、生態增值、鄉村振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