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云南省曲靖市師宗縣丹鳳街道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戶清理、撿拾廢舊地膜的身影。而在八公里外的丹鳳煙葉站法雨收購點,前來交售廢舊地膜的群眾絡繹不絕。
田間清理廢舊地膜
為保護煙田生態環境,防治農業面源污染,近年來,曲靖市師宗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把推進循環農業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引導煙農群眾提高生態保護意識,走好"收舊利廢"新路子,通過烤煙種植地塊殘膜回收,實現循環利用、凈化土地資源,確保煙草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丹鳳街道每年種植烤煙時節供應薄膜60余噸。薄軟的地膜不僅能穩定土壤含水量,還能提高肥料利用率,有助于煙葉生長發育。但隨之而來的,也是廢舊殘膜帶來的污染土壤、破壞生態環境等一系列難題。
早年間,每當烤煙采收后,煙地里的廢舊煙膜到處都是,煙農們都嫌麻煩,索性采取就地掩埋、焚燒或隨意丟棄的處理方式,不僅造成環境污染,更不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針對這一情況,師宗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高度重視,按照?"專業化回收、資源化利用、市場化運作"的思路,以煙農專業合作社為主體,以煙田廢棄地膜回收利用為中心,整體推進,深化適宜本地的煙用廢棄地膜回收及資源化利用模式,促進煙葉清潔生產和GAP管理,減少農田面源污染,保護煙區生態環境,推動煙葉生產持續健康發展。
回收廢舊地膜
"今年我家里種植了烤煙11畝,不回收殘膜之前,殘膜亂飛到處都是,回收廢薄膜以后,廢棄的薄膜有效得到了妥當處理。不但環境得到了改善,同時每公斤還按照2元補貼給我們。"丹鳳街道淑足村農戶陳向紅拿著今年獲得的176元補助笑著說。
自地膜殘留污染治理工作開展以來,師宗縣立足實際,與相關部門形成聯動,在政策支持、回收利用模式、運行機制上進行創新,將廢舊地膜回收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群眾生活水平提高相結合,把廢舊地膜回收利用作為保護環境、變廢為寶、化害為利的一件大事來抓,不斷加強宣傳力度,引導群眾科學處理廢舊地膜。
丹鳳煙葉站副站長張云棟說"我們丹鳳煙站收地膜每畝收8公斤,共收63噸,在保護煙田的同時能直接給煙農帶來12萬余元的收入"。
據統計,截至目前,師宗縣已完成廢舊地膜回收1548噸。這些廢舊地膜將統一回收,并支付煙農相應的補助款,回收后的殘膜全部統一運到塑料制品公司進行加工處理。"薄膜回收主要屬于再生資源,我們主要用于膠塊管材,還有一些住宿產品,廢物利用的同時也減少了農業面源污染。"師宗文倡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顏川平介紹道。
一直以來,師宗縣持續加大廢舊地膜清理及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力度,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明確工作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切實提高了農戶科學使用和回收農膜的意識,營造了農戶積極參與地膜污染防治的良好氛圍,持續推動了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業可持續發展,使綠色的底色越來越亮。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師宗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秉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原則,持續深入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積極宣傳引導,營造了社會支持、煙農關心、群眾參與的濃厚氛圍,合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