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新莊傈僳族傣族鄉良馬村“大火山”小組,一個叢林掩映、鳥音啁啾的傈僳族村子,全村40戶154人全部是傈僳族。這里屬于高海拔冷涼山區,傳統農業生長期長產量低、經濟匱乏是以前全村的狀況。
“大火山”,來自一百年前幾戶傈僳族遷徙到這里,砍樹燒山刀耕火種苦蕎而形成的地名。十年前,這里的村民房屋基本上都是簡陋的木欏房,村民基本上就是幾只羊幾頭豬幾畝苞谷地維持生活,沒有經濟門路,生活舉步維艱。自發展烤煙產業以來,這里家家戶戶都種植烤煙,最少的5畝,最多的30畝。如今的大火山的村民,經濟發展了,生活提高了,房屋變新了,谷林學就是其中的一位。
谷林學,傈僳族,今年33歲,家里五口人,夫妻倆加上兩個年幼的女兒和年老的母親。谷林學2008年初中畢業后就回家種煙,到現在已經有15年的種煙歷史了,在村子里是個典型的年輕老煙農。十幾年過去了,谷林學干的還是烤煙這個“老本行”。
2011年以來,谷林學抓住煙草部門扶持資金建設烤房和水窖的機遇,修建了四個密集新式烤房,修建了水窖25個和2個土工膜簡易小水池,再加上煙草和政府部門從三公里外水源點管網引水積蓄的兩個大水池,保障了谷林學和全村煙農種煙的灌溉用水。谷林學說:“煙草部門給我們建設了這么好的基礎設施,再種不好煙,我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前幾年谷林學的烤煙種植每年基本保持在10畝左右,每年收入8萬多元。2023年,谷林學種植烤煙24畝,土地連片最大的地塊達到11畝。按照煙站的技術規范要求,他把理高墑、安滴灌、水肥一體化、土地深翻、煙夾編煙、農機農藝融合等減工降本的措施全部用上,他說:“要把煙種好種出成效,自己的經驗積累固然重要,但要產出高質量高效益的煙葉,還是要跟上煙草部門新技術新科技的節奏。”
煙站人員向谷林學(右)了解2024年的種植計劃。楊世祥 攝
2023年,谷林學的烤煙收益11.3萬元,畝產和收益都是大火山小組里最高的,在整個良馬村也是排前十。煙豆輪作是近年來華坪煙草和政府部門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項目,谷林學的烤煙收割結束后,又在煙地里種上了豌豆,今年的鮮豌豆價格不錯,估計又是一筆不菲的家庭收入。
收入增加了,生活質量提高了,谷林學首先考慮的是改善家居條件,他投入25萬元修建了兩層磚房,并陸續置辦了彩電、冰箱、沙發、摩托車、自用車等生活用品,充分感受了一下傈僳族煙農的新時代生活。2023年12月20日,華坪縣城舉辦傈僳族“闊時節”,谷林學開著自家車帶著家人來到縣城新華廣場觀看“闊時節”開幕式“千人打跳”。谷林學說:“今年的烤煙在黨委政府和煙草部門的支持幫助下,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收入,今年我的烤煙收入是歷年最好的,達到11萬多,我們大火山小組達到10萬元以上的就有5戶,種煙有錢了,進城來過我們傈僳族自己的‘闊時節’是必須的”。2020年以來,良馬村“兩委”把烤煙產業作為“大火山”的鄉村振興主導產業來發展。在煙草、交通、電力、鄉黨委政府等相關部門的支持幫助下,大火山實施了煙水配套工程、密集烤房、基本煙田整理等項目建設。進村公路、到戶公路水泥路面全部貫通,電力線路規范改造,鄉村文化場所寬敞明亮,鄉村振興有序推進……
如今,走進“大火山”村子,青磚小樓干凈整潔,交通四通八達,房前屋后果樹開花,青山綠水鳥音啁啾,呈現出一幅美麗鄉村的動人畫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