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哥,過兩個星期了又來幫我起壟。”
“可以!”
3月6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豐縣坪壩營鎮走馬嶺村一組煙農黎興透站在田埂邊的一塊巖石上,看著淅淅瀝瀝的春雨潤透了煙田,便邀請曾經幫她冬耕煙田的一名村民繼續來煙田當幫工,提前安排趕春忙生產的農活。她一心要從春耕生產環節抓起,邁開提升煙葉質量,增加種煙收入的步伐。
今年40有余的黎興透是名勤儉持家,勞動增收的女能人。10年前,她為了送孩子念書和照看年邁的老人,不隨丈夫外出務工。家里的日子雖說過得不錯,但秉承勤勞為本的她覺得過著清閑的日子不自在,總是在尋找用雙手創造財富,讓日子越過越紅火的機會。
當他看到隨著該縣職業煙農的興起,不少叔叔嬸嬸及兄弟姐妹們在農閑的時候去煙田做“鐘點工”增加收入的情景,心里豁然開朗,便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在家門口務工增收人群。
然而,黎興透卻是一名別有用心的“鐘點工”。她琢磨著在煙葉技術員的指導下,自己也要有租地種煙的思想準備,但煙葉沒有種煙經歷,只好等條件成熟后再做打算。有了這樣的想法,她在幫人種煙的過程中,除了幫人干活,還處處留心學習科學種煙技術,潛心積累生產管理經驗。
黎興透裝運煙葉
2019年,她在別人煙田里摸爬滾打3年多的時間后覺得自主創業的條件已經成熟。于是,他請煙葉技術員當“參謀”,鄉村干部做協調做工作,擇優租賃鄉親們適宜優質煙葉生產的土地,與煙草部門簽訂合同種煙,給該縣職業煙農隊伍輸入了新血液。
在煙葉生產的冬耕起壟、移栽管理和成熟采烤等各個環節,黎興透都認真按照縣煙草部門制定的技術規程,煙葉技術員教的方式方法,適時組織勞力進入煙田,移栽、管理和采烤田間煙葉。煙葉長在地里整齊一致,烘烤出來香,自然賣上了好價錢。
嘗到甜頭的黎興透在交售煙葉結束后,得出了一個令她喜出望外的答案:“第一年種50畝烤煙,畝產值就超過了4000元,自己不僅賺了7萬多,還為幫忙種煙的幾個父老鄉親支付了5萬多的務工收入。”
她為了走好一條雙贏路,一直把種植規模保持在50畝左右,種煙收入維持在7萬元以上,漸漸地,她就成為了鄉親們眼中的科技興煙女能人。
黎興透初分“黃金葉”
黎興透的種煙增收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2023年,在地里煙葉剛剛進入成熟期的關鍵時節,天公不作美,雨水偏多不僅導致煙田貪青晚熟,還誘發了根莖部病害。盡管她在煙葉技術員的悉心指導下,采收受到特殊氣候影響的煙葉烘烤,減輕了災害損失,收入還是不盡人意。
但是,她沒有因為2023年欠收產生放棄種煙的打算,而是靜下心來仔細查找破解煙葉提質增收的辦法。
黎興透心想,去年種煙不如往年,除了不良氣候影響之外,還有一個致命的失誤,那就是沒有聽煙葉技術員的勸告,硬著頭皮在已經連續種了4年的地里種煙。
為了不重蹈去年的覆轍,她從2023年年底開始計劃種煙的之日起,就把煙葉技術員常常吹的“耳邊風”記在心里,放棄原有土地種煙,重新租賃鄉親們種植糧食的土地和閑置拋荒的耕地種煙。
黎興透租賃到心儀的土地后,就搶抓冬休季節的晴好天氣,請幫工將兩臺旋耕機開進煙田,利用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就將30畝至少5年沒有種煙的耕地,20畝拋荒地翻耕結束。她要一步一個腳印地打牢實現種煙收入超20萬元計劃目標基礎。
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早春時節,黎興透對2024年的煙葉生產進行了早計劃、早安排,為適時揭開煙葉“三先”(先施肥、先起壟、先覆膜)生產的準備,爭取做一個名副其實的科學種煙女能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