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今年,云南宣威市煙草部門積極探索“煙+”種植模式,利用烤煙采收后的閑置土地發展豌豆種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我不會使用智能手機,還好有煙葉站和村委會的人鼓勵我家在煙田里種植豌豆。宜興合作社還免費為我們發放了豌豆種,正好收完烤煙可以種豌豆,又能增加點收入。”滿意的笑容在宣威市格宜鎮龍山村委會村民孫會竹的臉上流露出來。
說起孫會竹來,我準備采訪她的時候,還出了個洋相──當時她正在距我幾米遠的田里采摘豌豆,我以為是個男的,就連忙喊“大哥”,誰知她站起來后,我才發現是個大姐,就連忙表示歉意,她笑著說:“沒事的,你也看不清,不怪你!”
聽完我的來意后,孫會竹說:“烤煙賣完后,我兒子種完豌豆就打工去了。這幾天天氣不好,兒媳在家帶娃娃,我閑著沒事,就來采摘豌豆,然后以8塊錢的價格賣給老板,我家這里的4畝豌豆,估計要賣20000多塊錢。”
放眼望去,煙田里的煙葉早已采收結束,遺下一排排挺立的煙桿,一株株綠油油的豌豆苗爬桿而上,開花結果,呈現出勃勃生機。種植戶們正抓緊采收成熟的豌豆,繁忙的景象為冬日的煙田平添了一份靈動。
“這片煙田有500余畝,分別種了豌豆350畝、紅薯150畝。豌豆4至5天就可以采摘一次,一次可采收16000斤左右。從10月26日開始采收,已經采了40000多斤豌豆賣到昆明;紅薯要到十二月份才能上市,現在的價格是1.2元一斤,預計畝產將達到3000斤左右,畝產值能達到4800元。”宣威市宜興合作社理事長張磊高興地算著經濟賬。
那農戶的事干合作社什么事呢?張磊介紹:“大力發展煙后作物助農增收,一直是宣威煙草部門倡導的事情,我們合作社積極響應,引進適合當地種植的豌豆和紅薯,在烤煙收獲后引導農戶進行繼續種植,并對農戶給予技術服務,讓農戶多一份收入,也是合作社能發展壯大的分內事。”
今年,宜興合作社先與當地村委會協商一致后發動農戶與合作社合作,采取訂單種植模式,在格宜鎮的龍山、陸村、石磨和寶山鎮的虎場、德積等村委會發展2000余畝“煙+”輪作種植,利用烤煙采收結束后的閑置土地、煙稈等資源,以及烤煙生長中剩余的養分優勢條件種植豌豆和紅薯,不僅有效節約了成本,還增加了土地復種指數,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當年“一地雙收”。
在產業發展中,合作社積極對接開拓市場,做好種、管、收等全程服務,讓農戶省心又增收。龍山村委會總支書記夏云盤告訴筆者:“有合作社的幫助,銷售方面不用愁,我們村委會代表農戶跟商家簽訂了合同,每天采摘的豌豆,商家都會派車子來拉,現場稱重記錄,按定好的價格一分不少付給農戶。”
“從種植情況來看,豌豆畝產可達500斤到700斤,從播種到采收僅3個多月,畝產值能到4000元以上,效益明顯。明年,我們煙草部門還將引領合作社帶領農戶和商家在“煙+”輪作基礎上,繼續拓展紅薯、豌豆種植,要帶動更多農戶參與到‘煙+’種植中來,促進農戶增收致富。我們計劃明年在‘烤煙+’的產業項目上,再增加3個品種供農戶選擇,農戶可以委托合作社、村委會跟商家簽訂‘保底+市場浮動’價格合同,保障農戶的收益,盡可能為他們做好服務,把閑置的煙田盤活起來,給農戶增加收入。”宣威市煙草分公司格宜煙葉站負責人陳平介紹。
秋冬季節,煙區的很多人員在烤煙收獲后都紛紛外出打工去了,采摘煙后作物正是勞力緊缺的時候,因此,在家人員還可以到基地來務工。“我是當地的村民,我家這里沒有地,也沒有種豌豆,這段時間沒有要緊事,就來這里打工,一天能掙100元左右,手腳快的一天能掙120元以上。”正在忙著采摘豌豆的朱冬群說。的確,圍繞“產業興旺”,不斷盤活土地資源,大力發展煙后種植,拓寬銷售渠道,讓農戶增收致富有希望、有盼頭,既保障了“菜籃子”,也鼓起了農戶的“錢袋子”。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