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的歲月流轉,二十萬公里的山路跋涉,超過十萬箱卷煙的配送,這些數字,記錄了高利和的辛勤付出……眼前這個皮膚被陽光曬得黝黑的男子,笑起來眼角微微上揚,流露出幾分樸實。他的故事,始于那些與田野為伴的往昔歲月。
“那時候啊,真是苦。”高利和坐在自家簡陋的院子里,眼神里既有回憶也有釋然,“種大蒜,一年到頭忙活,收成卻不一定好。養豬更是,豬瘟一來,全完了。”他的妻子在一旁忙著準備早餐,偶爾抬頭,眼里滿是理解和支持。那些年,他種了5年大蒜,合計約200畝,最終也就賺了兩三萬元左右;養豬最多時家里有100來頭肥豬,但一場豬瘟讓他賠了之前賺的十多萬元。
2009年冬,對高利和來說是個轉折點。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煙草公司正在招聘卷煙物流配送員,雖然對這個行業一無所知,但他決定試一試。“總比在家干瞪眼強。”他這樣想著,便踏上了這條未知的路,正式成為了一名卷煙配送員。
剛開始做配送時,高利和遇到了不少困難。他的配送范圍涵蓋中江、六合、松桂、西邑四個山區鄉鎮,經營戶散布于各個村落,有些路段僅容車輛勉強通過,山區道路曲折陡峭,車輛有時會因故障而停在半路,他不得不下車檢查并修理。記得有一次,大雪紛飛,路面濕滑,車輛甚至橫向打滑,高利和緊握方向盤,心中默念“不能出事,不能出事”,最終憑借過人的技術,一點一點地挪到了目的地。13年來,他憑借精湛的駕駛技術和謹慎的工作態度,從未發生過安全事故,也從未發生過延遲配送的情況。
夏日,他在高溫的車廂里揮汗如雨,冬季,他在茫茫寒風里步履堅定。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他日常工作寫照。面對惡劣的環境,他從不抱怨什么。“小高啊,你這大冷天的還來,真是辛苦了!”零售戶田鳳握著高利和的手,熱乎乎地說。那一刻,高利和的心被暖化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高利和成了這些山區經營戶的老朋友。每到一處,總有人會熱情地招呼他進屋喝杯茶,聊聊家常。
有一次,在六合鄉零售戶家,一位年邁的奶奶非要留他吃飯:“小高,你每次來都匆匆忙忙的,今天可得讓我好好謝謝你。”奶奶端出一碗熱騰騰的面條,上面還臥著一個雞蛋,這是山里人最質樸的感謝。
高利和的工作不僅僅是駕駛和送貨,他還需要細心核對每一箱煙的數量和品種。每次出發前,他都會仔細檢查貨物,生怕出一點差錯。
“咱干這活兒,不能出差錯,不能耽誤大家做生意。”高利和常說。在他的配送生涯中,從未出過一次差錯,這份專業與敬業,贏得了客戶的廣泛贊譽。
除了工作上的細心,高利和還是個顧家的人。每當不送貨的時候,他就會去妻子的小吃鋪幫忙。小吃鋪不大,但干凈整潔,妻子做的烤腸和早點特別受歡迎。高利和總是笑瞇瞇地站在一旁,幫客人打包,偶爾和熟客聊上幾句。他們的兩個孩子,一個在城里上小學,一個在上初中,“爸,你開車小心點,出門注意安全。”小女兒總是這樣提醒他。
13年來,高利和累計配送卷煙超過10萬箱,行駛里程達到驚人的20萬公里,在高利和配送的這些年里,他見證了山區的變化,也用堅實足跡踏出了小家的興旺。
“其實,我并沒有過多考慮,只是覺得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就應該全力以赴。”從最初的生疏到現在的熟練,從陌生人冷漠到現在的熱情相待。高利和樸實的笑容中透露出堅定與滿足。
歲月流轉,步履匆匆,時間悠悠,山路依舊。高利和的故事,在這片他深愛的土地上回響,他將繼續駕駛著他的貨車,連接城鄉、傳遞溫暖,只要心中有愛,無論山路多么崎嶇,也能走出一條光明的道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