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爬電線桿到腳踏泥土”“從摸電線到揮鋤頭”,云南省曲靖市馬龍區月望鄉陽景山村組長龐路坤,用三年的時間實現了自己的華麗轉身,他從電力工程的項目責任人成功轉型為鄉村振興路上的“新農人”,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對家鄉的熱愛與擔當。
大學畢業后,龐路坤在一家國企上班,收入穩定,日子平淡愜意。然而不甘平凡的他不想這樣過完一輩子。于是,他努力跳出“舒適圈”,毅然辭去了在國企的工作,跳進了競爭激烈的商海,承包一些電力項目,在他的拼搏和努力下,在省城昆明安家立業十余年,生活幸福美滿,是親朋好友眼里的“成功人士”。
2021年,鄉村振興的號角在神州大地吹響。當地黨委政府呼喚外出青年回鄉創業,多年的商海經驗讓他看到了農村天地“大有可為”,于是,他萌生了回家發展的念頭。回鄉后,當選為小海子村委會陽景山村組長,他干勁更足了。
龐路坤指導工人管理青花菜。繆景程 攝
轉型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面對農業知識的不足和村民的質疑,龐路坤沒有退縮。他深知自己在農業方面的欠缺,于是虛心向村民和農業專家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同時,他充分發揮自身的電力工程背景優勢,帶領村民用好了純電烤房等現代化農業設施。
月望煙葉站站長李利建回憶道:“回村后小龐對農業大都不懂,與村民相處也是方法不對,處處碰壁,一度被一些村民說是工業村長。”但龐路坤并沒有被困難打倒,在他想大量種植烤煙時,煙葉站大力支持。第一年他就種了30多畝烤煙,2022年又迎來了好政策,有一批實驗純電烤房要被淘汰,他知道后主動爭取了過來,憑借自己懂電的專業優勢,在煙草部門的支持幫助下,有效解決了大功率電源問題,建起了用電專變,讓電烤房順利落地,用上電烤房,安裝了云端烘烤溫濕度檢測系統,在當地烘烤技師的指導下,龐路坤的烘烤損失率下降了好幾個點,煙葉烘烤的質量和品質都上來了!
龐路坤不僅在烤煙種植上取得了成效,還開辟了養殖、蔬菜種植等新領域。烤煙收完后,他在煙地里種植青花菜。為了應對市場價格波動,他還建設了冷庫。2024年,他計劃組織煙農共同種植青花菜,并利用自己的冷庫幫助農戶銷售,進一步促進村民增收。
龐路坤在養牛場勞作。繆景程 攝
一位村民回憶說:“最開始的時候烤煙收購完后,我開始在煙地里種青花菜,小龐看到了很感興趣,就向我詢問種法和收益,后來他在自家地里也嘗試種植。因為第一次經驗不足,青花菜收成只能保本。第二年煙葉收完,他租了100畝地,繼續進行青花菜種植試驗,考慮到市場價格波動,他還建了個冷庫保存蔬菜,確保價格合適的時候出售。經過多方努力,他僅種青花菜一項的收益就有10余萬元。”試驗成功后,龐路坤立馬把經驗傳授給村民,帶著大家一起種植,在他的帶領下,陽景山村的烤煙種得好,煙后青花菜更是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
從“電專家”到“新農人”,龐路坤為家鄉華麗轉身的故事是無數返鄉創業人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對家鄉的熱愛和擔當,見證著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展望未來,龐路坤充滿信心。他說,化解鄉愁最好的辦法,就是回到家鄉,守住家鄉,參與家鄉建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