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洪門村,葡萄藤蔓剛剛抽出嫩綠的新芽,陽光透過稀疏的葉片灑在濕潤的土壤上,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耕圖景。48歲的魏勤霞站在自家的葡萄架下,調整著手機支架,準備開始今天的直播。“家人們,春天是葡萄管理的關鍵期,今天帶大家看看我們怎么修剪藤蔓、施肥保墑!”她熟練地對著鏡頭介紹,直播間里迅速涌入上千名觀眾。誰能想到,這個如今單場直播帶貨超2萬元的“葡鄉霞姐”,兩年前還在為村里小賣部的生存發愁。
零售寒冬中的轉型契機
時間回溯到2022年冬天,魏勤霞守著祖傳的零售小店,眼看著客流一天天減少。“那時候一天賣不出一條煙,貨架上的商品都快積灰了。”她回憶道。山東棗莊山亭區洪門村雖以葡萄聞名,但傳統的批發銷售模式讓利潤大多流入中間商口袋,村民守著“金果子”卻難致富。
命運的轉折藏在次年春天的“金葉助農”計劃里。當山亭區煙草專賣局鄉村振興專員帶著直播三腳架走進店鋪時,這位46歲的店主正為5萬元周轉金發愁。“我們提供的不只是設備。”項目負責人指著墻角的煙草貸宣傳冊,“0抵押的30萬授信額度,能同時解決農產品采購和商品備貨的資金鏈問題。”
“‘煙草貸’資金到賬那天,我連夜訂了冷鏈車。”魏勤霞展示著手機銀行流水,30萬貸款中有18萬用于建造小型冷庫,8萬采購直播設備,剩下4萬則變成200個定制禮盒。這種“葡萄+”組合禮包在春節檔創下日銷百單的紀錄,連帶店鋪卷煙銷量回升到日均15條。
在山亭區煙草專賣局直播培訓課堂里,魏勤霞從鏡頭恐懼者蛻變成“帶貨能手”。運營團隊將她的銷售經驗轉化為“信任銷售法”:“老顧客信我選的煙,自然也會信我挑的葡萄。”首場直播時顫抖的鏡頭已成過去,如今她的賬號“葡萄霞姐”粉絲破2.3萬,直播間背景墻上“鄉村振興示范店”銅牌熠熠生輝。
“葡萄+電商”的創意經濟學
魏勤霞的直播間總有令人驚喜的創意。她拿起一包葡萄籽油向記者演示:“這是我們的春季爆款,葡萄籽油富含抗氧化成分,適合養生。”這種深加工產品單價68元,去年冬季賣出1500多瓶。
數據分析顯示,購買者中都市白領占65%,成為連接城鄉消費的新紐帶。在專業團隊指導下,魏勤霞摸索出“場景化直播”秘訣:初春帶觀眾看葡萄修剪,夏季直播疏果套袋,秋季則聚焦采摘體驗。她特意保留濃重的鄉音,“真實才是最好的濾鏡”。
今年春節,她策劃“葡鄉年貨節”專場,將葡萄干、葡萄酒與當地特產組合銷售,單日銷售額突破6萬元。“陽光玫瑰葡萄干象征甜蜜生活,巨峰葡萄酒寓意團圓美滿……”這場直播不僅賣貨,更成為一場文化體驗,吸引超1萬網友圍觀。
從“賣產品”到“賣技術”的升級
直播間的成功反哺了實體經濟。魏勤霞的小店如今變身“葡鄉技術站”,貨架三分之一是葡萄種植技術手冊、有機肥料和植保工具。“很多粉絲專程來學技術,順便買些商品。”她指著墻上“山亭區電商示范店”的銅牌說。數據顯示,轉型后店鋪月均客流增長2倍,非煙商品利潤占比從10%升至35%。
更大的變化發生在產業鏈上。魏勤霞聯合5戶種植能手組建“葡技幫幫團”,通過直播間分享種植竅門。小團隊還開發出春季剪枝直播課,9.9元的課程包已賣出300多份,帶動周邊農戶月均增收千余元。
新農人的鄉村振興夢
春日的葡萄園里,魏勤霞邊調試直播設備邊規劃未來:“準備在店鋪后院打造葡萄技術角,展示不同生長階段的藤蔓樣本。”她手機里存著店鋪改造方案——將閑置倉庫改造成“葡萄直播間”,架設藤蔓纏繞的實景拍攝區。這些場景都將通過他的直播鏡頭,變成鮮活的技術教學素材。
新農人們實現了從傳統銷售到技術賦能的跨越。目前全區像魏勤霞這樣的“技術主播”已有11人,帶動農業技術推廣覆蓋2000畝葡萄園。他們的實踐印證了:鄉村振興需要既懂種植又懂傳播的新農人,需要將傳統農技與現代營銷相結合的創新思維。
夕陽西下,魏勤霞又架起手機,這次她要直播春季施肥。“老鐵們看,這種有機肥能增強葡萄抗病性……”鏡頭里,新綠的藤蔓與黝黑的土壤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充滿希望的鄉村振興新圖景。在這個被葡萄改變命運的村莊,越來越多的新農人正用智慧和汗水,書寫著屬于新時代農民的精彩篇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