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農忙正酣,走進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沈集鎮柴崗村,稻田里成群白鷺覓食嬉戲,花椒地、辣椒地農戶們樂享“秋收”,奔走在田間地頭,構成一幅和諧共生的鄉村生態畫卷。
八年以來,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駐村工作隊腳踏實地、用心用情幫扶,柴崗村不僅農業生產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容村貌也煥然一新,振興路上花開正旺。
把老鄉當親戚搭起“連心橋”
2015年,在國家脫貧攻堅號召及單位的委派下,4名扶貧隊員來到了柴崗村,投身到脫貧攻堅一線。
“剛進村時,村民看見我們連招呼都不打,覺得無非就是下來鍍金、體驗生活的,他們打心底瞧不起我們駐村工作隊。”為了打消村民的疑慮,樹立煙草扶貧隊伍形象,讓村民對脫貧致富更有信心,既是退伍軍人,又是駐村隊長的陳旺國主動說:“有困難,我先上。”
工作隊白天訪農戶、晚上學政策,用一個多月時間像走親戚一樣把所有貧困戶都跑了一遍,掌握了他們的基本情況。
村民李忠成,因為中風喪失勞動力,家里還有上高中的女兒,全靠妻子一人,生活很艱苦,工作隊幫助他落實低保、醫療救助、教育資助的政策。陳旺國還自掏腰包買了260只雞苗給他們喂養,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幾年間,正是這樣一樁樁、一件件惠民小事、實事落地,徹底掃清了老鄉們的心理障礙,搭起了直達困難群眾心里的“連心橋”,提起煙草駐村工作隊,村民都紛紛樹起大拇指。
黨員積分制激勵黨員“領航”
煥然一新的柴崗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
村級的發展,離不開黨支部和黨員的領航。駐村“第一書記”陳旺國與村“兩委”共議共商,決定借鑒黨員積分管理的先進經驗,從加強支部建設著手。
“黨員積分制管理實施后,我們定期評選社會治安星、公益美德星、村莊建設星、移風易俗星、自愿服務星等5種星級黨員,滿不滿意由群眾說了算,黨員面貌煥然一新。”村支部書記李濤介紹。
柴崗村的還有部分流動黨員經常外出打工,平常想聚集下都不容易。為確保流動黨員離鄉不離黨,駐村工作隊在線上及時通過微信群及時推送黨的理論學習資料;在線下及時拜訪返鄉黨員,上門暢談最新形勢和優惠政策,激發他們為家鄉發展再立新功的熱情。
2018年,村“兩委”換屆還吸收了致富帶頭人、種養殖大戶、返鄉有志青年等“生力軍”,一支團結凝聚、有活力、敢擔當的年輕干部隊伍逐漸成為柴崗村脫貧致富、振興發展的攻堅力量。
產業幫扶花椒香
“千條路、萬條路,產業項目才是致富路。”看到柴崗村產業發展滯后,駐村工作隊心里總也不是滋味。了解到本地能人胡光海花椒種植收益不錯,村“兩委”和村民多次商議后,通過考察研究、充分決策后,決定借助煙草行業產業幫扶的“東風”大膽試一試。
當單位捐贈項目啟動資金到位后,駐村工作隊邀請胡光海共同參與成立“沙洋縣柴綠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開發瘠薄山地、邱陵,在連片流轉的土地上種植早熟九葉青花椒,柴崗村邁出了花椒產業發展的第一步。
為了村民們獲取最大效益,工作隊連續5年向上級爭取近百萬元資金,在花椒基地旁建設了一個萬噸級花椒儲藏冷庫,實現生產、加工、儲藏、銷售一條龍。現在全村種植花椒面積已達300畝,年產量超過18萬斤,產值達到216萬元,幫助村集體年增收10萬元以上。
隨著花椒產業越來越紅火,柴崗村還順勢推進農業與旅游業的融合發展,打造海棠花觀光園基地和移民宜居休閑基地,實現年接待游客量近3千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性達到了9萬元。
“這幾年咱村變化越來越快,路暢通了,環境干凈了,空氣清新了,像個世外桃源一樣。”村民感慨道。如今,一些在外漂泊的年輕人看到村子的“新氣象”,紛紛回來當起“新型農人”,大家的干勁也越來越足。
新改建的柴崗村移民宜居休閑基地。
農村是一片廣闊天地。下一步,沙洋縣局駐村工作隊員們將秉承為民服務初心,傳遞煙草企業責任,持續為群眾排憂解難辦實事,把大美柴崗產業發展得更好、建設得更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