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論文《中國成年人電子煙使用情況:2015-2016年及2018-2019年多次橫向調查結果》中指出,2015年至2019 年,中國電子煙使用率仍很低,但已顯著增加。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中國慢性病和營養監測2015-2016年(189306人)和2018-2019年(184475人)的調查數據,共包含近40萬成年人,在中國大陸31個省的298個國家疾病監測點進行,采用多階段、分層、整群隨機抽樣設計,樣本量龐大且具有全國代表性。是首次從國家層面報告中國電子煙的使用現況和變化趨勢。
論文指出,近年的中國電子煙用戶主要為傳統煙民,煙癮大、想戒煙、了解吸煙危害的人選擇電子煙幾率更高。我們認為該現象或說明電子煙相對于傳統卷煙的特點正逐漸為消費者了解。論文同時從數據角度論證了電子煙不是“非煙民第一口煙”。
煙民在電子煙用戶中占比極高,且電子煙新增用戶中煙民的占比不斷上升
研究結果表明,2015-2019年,中國成人電子煙使用率從1.3%升至1.6%,男性用戶占比約97%。2015-2016年,煙民在中國電子煙用戶中占比約93%;2018-2019年,煙民占比約96.2%,即非煙民占比不足4%。論文使用了加權流行值進行了估算,得出2018-2019年中國成年電子煙用戶約有1690萬人,其中有1620萬都是煙民。
中國電子煙使用率仍低于其他國家
盡管中國電子煙使用率有所上升,但2018-19年電子煙使用率仍低于一些發達國家,如法國(2017年為3.7%)、英國(2017年為4.7%)和美國(2016年為3.2%)。然而,考慮到中國的人口規模,論文估計成年人口中有335萬人已經開始使用電子煙,其中320萬人是男性,15萬人是女性。
受過高等教育或高收入的中國煙民更可能用電子煙
此次研究不僅分析了中國電子煙用戶的基礎比例特征,還在性別、年齡、地區、收入等多個維度對中國電子煙用戶的使用模式進行了詳細評估。調查發現,與瑞典和美國的調查結果相反,受過高等教育或收入較高的中國煙民更可能用電子煙。
在結尾處,論文呼吁公共衛生界關注電子煙對健康的短期和長期影響,對不同人群制定差異化的政策和公眾教育策略。
新型煙草近期建議關注:霧化煙供應鏈投資標的:霧芯科技(中國第一大霧化電子煙品牌商)、思摩爾國際(全球最大霧化設備生產商)。國際IQOS煙具供應鏈:盈趣科技(IQOS 精密件二級供應商);HNB供應鏈投資標的:華寶國際(華寶股份)(煙用香精NO.1,新型煙草原料布局領先)、勁嘉股份(攜手云南中煙、小米生態鏈卡位新型煙草主渠道);集友股份(布局新型煙草薄片研發)、東風股份(參股布局新型煙草制品)、順灝股份(煙彈煙具布局雙管齊下)、中國波頓(煙用香精TOP2,收購國際電子煙廠商吉瑞)。
風險提示:新型煙草政策變動/技術開發風險,銷售/企業/新項目發展不及預期。
一周行情回顧(2/1-2/5)
新型煙草板塊建議關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