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信部、國家煙草專賣局發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征求意見稿)》,提出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卷煙有關規定執行。這是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第一次擬按專門法律監管。
根據2018年中國成人煙草調查結果,15-24歲年齡組人群電子煙使用率為1.5%,獲得電子煙最主要的途徑是互聯網。
基于此,2019年11月1日,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敦促電商平臺及時關閉電子煙店鋪,并將電子煙產品及時下架。
隨后,國家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控煙工作的通知》,警示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尤其是通過互聯網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
我國2021年6月1日即將生效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也首次將電子煙寫入法規,強調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卷煙和電子煙。
一直以來,商家均宣稱,電子煙安全可靠,有害物質含量極低;甚至有的電商稱,可以通過吸食電子煙的方式,來幫助戒煙;吸食電子煙能夠代替真煙,讓你過足煙癮,又不傷害身體。
然而,權威檢測報告表明,電子煙里面的主要成分還是尼古丁,也會釋放有害物質,危害吸煙者和被動吸煙人群健康,長時間吸食電子煙,同樣會產生對尼古丁的依賴。
為此,我國擬修改相關法規,明確“電子煙將參照卷煙監管”,表明對電子煙的監管,步入了法治軌道。
換言之,監管”卷煙化”,還須立法精細化。
首先,出臺監管電子煙相關法律,明確“四禁”措施,即禁止網售電子煙產品、禁止實體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禁止在室內公共場所吸食電子煙、禁止發布電子煙相關廣告。
同時,對于商家存在上述違法行為,除了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之外,情節嚴重或拒不整改者,將取消其經營資格;對于個人違規在室內公共場所吸食電子煙的行為,也應進行嚴格處罰。
特別是大幅度提升電子煙監管效能,有效規范電子煙生產經營活動,解決電子煙存在的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虛假宣傳等問題,切實保障消費者、特別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