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我計算的結果,44.95%,計算詳情如下:
1、煙草專賣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第一條 為實行煙草專賣管理,有計劃地組織煙草專賣品的生產和經營,提高煙草制品質量,維護消費者利益,保證國家財政收入,制定本法。立法目的比較清晰明確。
數據顯示,中國有3.06億煙民,占比總人口的22%左右,每年中國煙民消費約5000萬箱卷煙,占世界煙草市場的44%,以2017年為例,當年中國煙草實現稅利1萬1145億元,2017年中國軍費支出1萬440億,2017年我國GDP總值82.7萬億,2017年度煙草稅利占比GDP的1.34%!
2、香煙涉及稅種
本次計算的稅種包括:增值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煙葉稅,不包括與香煙收入相關或者可能會攤入每包香煙成本的企業所得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環境保護稅、房產稅和契稅等。教育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不是稅,但是它由稅務機關代收,其本質與稅相似,且最終由煙民實際承擔,因此計算在內。
3、計算過程及說明
香煙(即消費稅法所指的卷煙)采用定額稅率和比例稅率雙重征收形式,即復合計稅征收,應納稅額=應稅消費品銷售額或組成計稅價格×適用稅率+應稅消費品銷售數量×適用稅額標準。
除了金銀首飾的消費稅由零售者在零售環節繳納,超豪華小汽車在零售環節加征一道10%的消費稅外,其他商品的消費稅是在生產、進口環節繳納,只有卷煙在批發環節加征一道11%的消費稅。在生產環節,甲類卷煙(調撥價70元/條,即規格20支的7元/盒)的稅率為56%加0.003元/支;乙類卷煙的稅率為36%加0.003元/支;在批發環節,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卷煙消費稅的通知》財稅〔2015〕60號將卷煙批發環節從價稅稅率由5%提高至11%,并按0.005元/支加征從量稅。
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的甲類卷煙成本利潤率為10%,國家稅務總局《卷煙消費稅計稅價格信息采集和核定管理辦法》第十條 計稅價格由國家稅務總局按照卷煙批發環節銷售價格扣除卷煙批發環節批發毛利核定并發布。計稅價格的核定公式為:某牌號、規格卷煙計稅價格=批發環節銷售價格×(1-適用批發毛利率)。第十二條 卷煙批發毛利率具體標準為:(一)調撥價格滿146.15元的一類煙34%;(二)其他一類煙29%;(三)二類煙25%;(四)三類煙25%;(五)四類煙20%;(六)五類煙15%。
特別說明:計算時假定卷煙出廠只經過專賣局一個批發環節,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的甲類卷煙平均成本利潤率10%,煙葉成本均為估算,批發環節毛利率采用其他一類煙29%,國家煙草局新聞發布會公布的數據,2019年全國卷煙零售戶平均實現毛利率9%以上,零售環節毛利率設定為9%;因為暫時無法獲取香煙的出廠價格,故用卷煙的毛利率和消費稅組成計稅價格進行推算,卷煙的消費稅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數量×定額稅率)/(1-比例稅率);市場上調撥價低于70元/條的香煙已不多見,故僅以甲類卷煙的56%的比例稅率為例,以常見的零售價為22.6元(不含稅價格20元,便于計算)的香煙為例,因此計算結果可能與實際情況不完全一致,僅做理論推理和探討,歡迎指導和拍磚。
計算過程:
根據上述設定條件,計算此卷煙的批發價格(含消費稅)=增值稅不含稅價格×(1-零售環節毛利率9%)=18.2元,換算成不含消費稅的批發價=(18.2-0.1)/(1+11%)=16.31元,根據批發環節毛利率29%計算煙廠劃撥給批發環節的含消費稅的價格=不含消費稅批發價格×(1-批發環節毛利率29%)=16.31×(1-29%)=11.58元,換算成不含消費稅的出廠價=(11.58-0.06)/(1+56%)=7.38元。
增值稅=20×13%=2.6元
生產環節消費稅=7.38×56%+20×0.003=4.13+0.06=4.19元
批發環節消費稅=16.31×11%+20×0.005=1.89元
城市維護建設稅:(增值稅+消費稅)×7%=(2.6+4.19+1.89)×7%=8.68×7%=0.61元
教育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增值稅+消費稅)×(3%+2%)=(2.6+4.19+1.89)×5%=0.43元
煙葉稅:煙葉收購價×1.1×20%=2.01×1.1×20%=0.44元(出廠價7.38元和成本利潤率10%測算,假定煙葉成本占香煙成本30%,煙葉成本為2.01元)
合計共計交稅=10.16元,大約占一包香煙售價的44.95%。再次提醒各位小伙伴,這個結果并未全部計算全部應計入的稅種,數據均來源于網絡,真實比例可能有出入。
煙草產業給國家帶來巨額收入的同時,也給國民健康帶來了難以估量的危害,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在2030年要把我國目前27%的吸煙人群降低到20%,你在其列嗎?
煙民朋友,你可知道自己是共和國最忠實的納稅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