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人煙事,寫下這個題目,估計有人不知何意。為此必須先提前強調一下:這里所說的煙人是指吸煙的煙民,而煙事則是發(fā)生在煙民身上或者與煙民有關的故事。
吸煙是日常生活中煙民常見行為,雖然煙民都非常喜愛喜愛,但不同的煙民有不同的表現。有的人對吸煙淡定自如,寵辱不驚;有的人對吸煙深深迷戀,片刻不離;有的人對吸煙熱情似火,不僅自己抽還會大大方方邀約朋友共賞;有的對吸煙非常講究,不僅看味道還需要考量檔次;有的人文明理性,有較好的自控力和自我約束力,自覺遵守控制吸煙條例......不同的煙民也會有著不同的煙事,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下面幾位煙民的故事。
周大叔:懷揣兩包煙,好的給他人
?周叔今年50多歲,煙齡差不多30年。說起周叔,四鄉(xiāng)八鄰都知道他生活節(jié)儉,穿著樸素。年青時衣服破了補補又穿,一年到頭都難得見到他穿新衣服。即使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他依舊保持這種習慣。個人生活比較隨意,不講究,但盡管如此周邊卻很少有人說他吝嗇的,相反時常博得煙民的贊賞。原因何在?原來在于周叔身上隨時揣著兩包不同檔次的煙。比如最近他身上就是硬中華(45元)和普皖(14元),遞給別人的總是高檔煙,而自己則背著他人抽低檔煙。這一秘密卻很少有人發(fā)現,因此在許多煙民看來周叔盡管穿著不講究,但是煙抽的夠有面子,而且還毫不吝嗇。尤其去他家的煙民,更是被他的熱情所感動,逢人便夸周叔大方。
揭開這秘密的是他的老婆,一次因為爭吵,老婆罵他傻:“為了愛面子和虛榮心強,不顧家庭經濟收入實際,打腫臉充胖子,好煙給人抽,孬煙子自己抽,哪有你這樣的人啊!”不過盡管此后有一部分人了解這一秘密,反而贏了更多煙民的尊重,贊口有加。
小評:周叔“懷揣兩包煙”,可能許是受經濟條件限制。或許有人說他為了“面子和虛榮”,不值得,不提倡。但他的這種“損己利人”比“損人利己”強,因而也獲得煙民好評如潮。
程姐:兩條好云煙,圓了創(chuàng)業(yè)夢
程姐今年45歲,年齡雖不大,但是做事干練,灑脫自如。程姐經營著一家木材廠,如今擁有資產數百萬元。程姐回憶起創(chuàng)業(yè)之初非常艱難經歷,一臉凝重。她說盡管之前夫妻倆在江蘇打過10多年工,但是沒有積累多少錢。后來孩子出生,感覺長期在外流,居無定所,不利孩子成長,于是夫妻兩人一合計決定回家創(chuàng)業(yè)。但是創(chuàng)業(yè)談何容易,一是難以選擇合適項目;二是缺乏資金。后來經過一番思索,決定創(chuàng)辦木材加工廠,但需要只是10萬元啟動資金。四處借錢碰壁,那場景仍歷歷在目。親戚朋友害怕還不起,去信用社借貸無人擔保。該想的辦法都想了,私人能借的都借了,最后還差5萬元。
程姐說:“自己最后想到買兩條云煙,再次去找信用社主任說情,央求他貸款給我。”主任面有難色,說像這樣的家庭情況,貸款5萬元沒人沒人擔保是敢放貸的。程姐將云煙塞給主任,主任推辭不收。程姐見機便離開了。3天后再次去找主任,這次主任思考再三最終答應房貸。
程姐說:“當時主任之所以放貸款,雖不能說完全是因為那兩條云煙發(fā)揮作用,但是畢竟那主任煙癮大,可能那煙打動了主任的同情心,一下子拉近了心理距離,讓他熱情澎湃,頃刻間就答應下來了。”
后來我們拿著貸款的5萬元和借來的錢,開著木材廠,夫妻倆起早摸黑,賺了一些錢。現在回想起來,我還深深地感謝主任,從心里也感謝那兩條云煙,如果沒有拿煙或許貸款泡湯,我也不能有今天的事業(yè)。因為做生意,我也學會了吸煙,煙還是不錯的,不僅幫我圓了創(chuàng)業(yè)夢,也幫助了排難解憂,每當勞累之余,情不自禁吸一支煙,感覺身心一下輕松許多,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愉快!
小評:程姐之所以最后能順利貸款,正如她所言不能確定是兩條云煙發(fā)揮重要作用。但是對吸煙的人來說,看到煙會眼睛一亮,心中暖流涌起,這一定是事實。因此可以這么說兩條云煙為她成功貸款,密閉可分。
秦老伯:一包煙,一生情
秦老伯今年70歲,說起煙來,一臉的笑容,滿滿的幸福感。下面說說他的“一包煙,一生情”的故事。故事發(fā)生在秦老伯30多歲時,還是單身漢一個,四處求人幫忙介紹對象,但是大多是沒有結果,連秦伯自己都差不多有點心灰意冷了。一天有位賣貨郎(挑著小貨柜到處游走)來到他們家處,賣貨郎煙癮大,不巧的是他身上帶的煙給丟了。貨郎煙癮發(fā)作難受,秦伯見狀就遞給他一支煙,哪知抽完煙后,貨郎說他的煙好抽,要買下秦伯那包煙。但是秦伯想拿包煙已經拆開了,怎么賣?于是干脆把拿包煙全部遞給了貨郎,那位貨郎喜歡不得了。感覺秦伯人很好,就和秦伯拉起家常,了解到他還沒有結婚后,就說要給介紹女朋友。貨郎還真說到做到,要求秦伯立即跟他去,經過貨郎的介紹,秦伯隨后還真找了女孩結婚生子,過上了幸福生活。
秦伯說:“自己兒孫滿堂,大兒子部隊提了干,二兒子在中學教師;小女兒是一位醫(yī)生。何老伴夫妻生活和美,美美想起了深深感謝拿貨郎。”而貨郎說:“當初就是他給的一包,感動了自己,。一包煙,一生情,真好!”
小評:秦伯年青的婚事應該說與他當時大大方方甩給貨郎一包煙是密不可分的,正是這包煙深深打動這煙癮較大的貨郎,從而樂意為他牽橋搭線,找到有緣人,成家立業(yè)。
某小伙:拜年不送煙,丈母娘惱火
聽了前面三位煙民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感覺很好,很有人情味,覺得有正能量。那么下面咱們再來看一個某小伙關于煙的故事。
話說某小伙子,家境雖不錯,卻較為吝嗇,時常引人說三道四。這不剛結婚時,第一年去岳父母家拜年,除了酒飲料之外,還買了一條金皖煙。實際上金皖煙檔次略顯低,那時一般人家結婚之初的幾年去岳父母家基本都是中華煙,丈母娘看到畢竟還帶著煙,雖心里不怎么高興,但終究忍者沒有發(fā)火。誰知第二年小伙子做的有點說不過去,去岳父母家拜年居然沒買煙,這次丈母娘沒忍住,對女婿說:“你結婚才兩年,正月來拜年不送煙,說的過去嗎?別人家女婿結婚幾十年都還送煙呢!你不送我家的,還有其他幾位叔岳父岳母的總得送一條吧?”說得小伙面紅耳赤,好不自在。于是第三年開始,年年拜年都送煙。
小評:說實話,小伙子確實不夠地道。一年一度正月去岳父母家拜年,只送酒不送煙無論如何說不過去。俗話說“煙酒不分家,何況一條煙也才兩三百元,非得丈母娘親自發(fā)話,有點尷尬。”
?實際上,煙草在我國已經逐漸演變成一種文化,一種禮儀,一種生活方式。吸引著無數人為之執(zhí)著與癡迷,演繹著無數故事。相信還有許多動人的故事,如果你有什么故事,請拿來一起分享。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