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銘宇黃燜雞米飯,作為橫掃大江南北的魯菜代表(盡管山東人民拒絕承認這一點),僅用了四年時間,就統一了全國的黃燜雞江湖。自此以后,只要你點的叫黃燜雞,不管是楊銘宇還是張銘宇,那味道絕對大差不差。
乘著近兩年小吃教程類視頻迅猛發展的東風,越來越多up主開始在網上分享黃燜雞米飯的家庭做法。但本獨居青年看見這一排排的調料和香料,著實有點犯迷糊。不知道品諾老師午夜夢回時分,是否曾經思考過,能選擇吃黃燜雞米飯的人,家里或許根本不襯這么多瓶瓶罐罐。
來源自水印
不過小t的這個困擾,在一個普通的午后,迎刃而解。那天,小t如常去朋友家蹭飯玩耍,卻見他神秘兮兮地從櫥柜極隱秘的地方,掏出了一桶——黃燜醬。這個集合了多種調料和香料的商用醬料,只一大勺,就還原了我在無數加班的夜晚,與之共度的味道。
就是這個大家伙
在這一刻,小t真切體會到了食品工業化帶給人們的快樂。這種快樂無關階級、跨越貧富,不管是街邊10塊一碗的炒飯,還是霓虹售價800元一顆的龍吟草莓,那些擺在案頭的檸檬酸鈉和核苷酸二鈉,都在為你能愉快且享受地吃完這頓飯,竭盡所能。
龍吟草莓部分用料
食品添加劑的矛盾性并不止體現在路邊攤和高檔餐廳。食品工業上最常用的乳化劑——大豆卵磷脂,更是打破了添加劑與健康之間的三八線。在調酒師手里,它可以把任何液體變成泡沫;在家族群里,它又是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靈丹妙藥。在這個時候,到底是身為食品添加劑的debuff更強,還是身為“養生食品”的buff更強?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有爭議但能為人們帶來快樂的東西。煙、酒、糖、咖啡、檳榔,在“科技與狠活”的宣揚下,食品添加劑如今也榮幸當選了。以上的種種,單拎出哪一個都有人視之為洪水猛獸,他們會說自己膽小、惜命,要遠離能夠危害人體健康的一切。但俗話也說過,“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人生苦短,還是要適當膽大才能享受快樂。
反觀香煙,對身體的危害是客觀存在的,但也不只有身體才會生病。當心靈需要醫治的時候,它未嘗不是一劑良藥。戰爭時期,紀律嚴明的軍隊卻有著香煙一席之地,是因為香煙具有一定的放松精神和麻痹神經的作用,獨特的功能性也導致其需求量僅次于武器彈藥,甚至比食物還高,足可見“精神食糧”的重要性。放到現今,疫情肆虐、經濟下行,我們的生活儼然成了另一種形式的戰場,在反復掙扎和與現實拼殺的過程中,又如何能夠輕視對內心的療愈。
敲完最后這段話,小t隨手往酒杯里撒了一把增稠劑,享受著酒精入口柔和且順滑的高級感;掏出黃燜醬的朋友,在煙嘴上擠了一滴香精——自制風味香煙(江湖絕技,切勿模仿)。在這一刻,一勺還原深夜外賣黃燜雞的黃燜醬、讓小t短暫脫離現實徜徉微醺世界的酒精,以及讓朋友在吞云吐霧之間開眉展眼的香煙,我愿稱它們三個為現代文明之光,不接受任何反駁。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