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一個人,一輩子,一道渠,黃大發用實際行動改變了草王壩村的貧窮面貌,更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應有的精神,真是給我們上了一堂最深刻、最真實的黨課”!這是8月9日,貴州煙葉復烤公司中心組學習成員參觀學習全國“時代楷模”黃大發精神后發出最多的學習感言。
當汽車順著蜿蜒的公里艱難爬升的時候,誰可曾想,30多年前這里的村民是如何生活的?“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飯,過年才有米湯喝”。這是30多年前流傳的順口溜,卻道出了遵義播州區平正仡佬鄉團結村當時的真實生存狀況。但這一切,在黃大發擔任團結村黨支部書記期間被徹底改變。他帶領200多名群眾,歷時30余年,靠著鋤頭、鋼釬、鐵錘和雙手,硬生生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地跨3個村的“生命渠”,結束了當地長期缺水的歷史,被當地群眾親切譽為“大發渠”。有了“大發渠”,團結村的土地活了;土地活了,村民的生活也隨之改變了。
未到團結村,隔著大山,卻已能望見團結村成片的琉璃瓦新房,陽光下,瓦片折射著幸福的陽光。在干凈的農家院落里,學員們見到了老支書,略顯矮小的身材卻不失精干之氣,誰可曾想,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老人,懷著不忘初心的堅定信念、不等不靠的責任擔當、大公無私的高尚情操帶領村民懸崖鑿渠、改造良田、修建學校、鋪平公路?
在黃大發家里,老支書用質樸的語言向大家說道:“共產黨人就是要勇于擔當,干部在干,群眾在看;共產黨人就是要苦干實干,有困難,黨員干部要先上;共產黨人就是要勤學善學,光靠蠻干,注定干不好事。”帶著濃重口音的話語,卻鏗鏘有力的傳達出共產黨人應有的“不徇私、不逃避、不懼短”精神。
有學員問道:“修建大發渠經歷過失敗,是什么讓您老人家堅持了下來?”“想讓村民們過上好日子”老支書不假思索地說道。簡短卻堅定的句子,道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心聲--為人民服務。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在村干部任上的45年中,黃大發一直牢記宗旨,全心為民,正是因為黃大發心中裝著人民群眾,才能數十年如一日的為了人民群眾的福祉而不懈努力。正是心中有人民,黃大發才能踐行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
當中心組學習成員來到繞三重大山、過山道絕壁、穿三道險崖、被村里人稱為“大發渠”的現場時,望著一望無際的綿延大山,看著水渠中傾瀉而流的清水,俯瞰落差近千米的村落時,大家為“大發精神”所強烈震撼,震撼的是這種不忘初心、信仰堅定的為民情懷,震撼的是這種堅忍不拔、攻堅克難的堅強毅力,震撼的是這種無私奉獻、以身作則的高尚情操,他以他的實際行動譜寫了當代共產黨員的最美篇章。
大山里的日落來的很快,但大山里的“大發精神”永不遺落。學習結束后,中心組學習成員紛紛表示,將以黃大發同志為學習榜樣,進一步深入學習領悟黃大發精神,學習他不忘初心、忠誠為民的精神,學習他勇于擔當、攻堅克難的優良作風,切實用這種精神引領自身成長和發展,推動工作和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和能力。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