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杜關鎮杜荊河畔的草店、桑樹溝、荊彰、顯眾、民灣5個種煙村機械轟鳴,人頭攢動,一派冬耕整地的繁忙景象。鑫葉煙葉合作社理事長常青超正指揮著6臺拔桿機、6臺深耕機械在轄區煙田內輪番作業。機械過處,一排排煙桿應聲倒下,一塊塊泥土泛著金光。
今年45歲的常青超是一個鐵桿煙農,種煙已有20年歷史,是遠近聞名的種煙能手,也是新技術的率先實踐者。過去,常青超和其他煙農一樣,種煙一直靠牛犁人扛,種煙效益低不說,還把人累得夠嗆。從2003年起,常青超購置了一臺大型拖拉機,通過機械耕作,種煙效率大為提高,從那時起,他就對機械種煙情有獨鐘。2013年,盧氏縣在常青超家鄉所在的荊彰村成立了鑫葉煙葉合作社,常青超被推舉當選為合作社理事長。在煙草部門的傾力支持幫扶下,鑫葉煙葉合作社先后配齊配足了6臺拔稈機、6臺大型拖拉機、6臺旋耕犁、6臺蓋膜機、22臺中耕除草機等一批煙草機械,由合作社統一管理和調配使用,服務5個村4000余畝煙田種煙所需。
為使機械充分發揮作用,常青超經過長時間摸索,探討出了申請、立卡、派單、監管和回籠等“5步工作法”,按照先來后到、遠近結合、先易后難、由表及里等科學調配方式調配使用這些機械,避免了窩工和人為的機械損耗。為使機械處于良好使用狀態,常青超向書本學、向電腦學、向行家里手學、向專家學,并親自動手操作,終于成了機械操作方面的能手,隨時隨地就可以解決機械故障。為了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常青超早出晚歸,急為煙農所急,想為煙農所想,盡全力保證整地起壟質量,滿足了煙葉生產所需。幾年摸索下來,常青超引領鑫葉煙葉合作社持續走現代煙草農業發展之路,推動轄區煙葉生產邁上了高質量發展通途,300余戶煙農過上了小康生活。
“俺2021年預留煙田230畝,目前拔稈整地已接近尾聲,多虧了合作社的這些煙草機械,使俺在種煙致富奔小康路上走的更快些……”談及種煙致富話題時,站在煙田邊觀看機械操作的種煙大戶楊偉方激動地說。
“俺這幾年種植的百十畝煙葉之所以獲得成功,合作社的煙草機械功不可沒。今后,俺還要繼續多種煙、種好煙,在致富奔小康路上步子邁得再大些、再快些。”站在地頭的種煙大戶楊占營附和著說。
“省工就是省錢。俺這幾年每年種煙都保持在六七十畝,收入一直保持在30萬元上下,多虧了合作社的煙草機械,沒有他這些機械助力,俺就不會種出好煙,也就不會有這么多這么好的收入。”種煙大戶呼延小鴿說。
談及今后打算,常青超、楊偉方、楊占營、呼延小鴿信心滿滿。他們說現代煙草農業是煙葉生產的發展方向,而機械耕作更是實現輕松種煙、愉快種煙和科學種煙的必由之路,他們要把煙葉合作社管理好,把煙草機械利用好,多為轄區煙農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機械服務,使轄區煙葉生產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但愿常青超的煙草機械能夠發揮更大作用,但愿他的夢想早日成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