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基地單元的穩定、持續發展需要通過工、商、研聯手,以基地單元為平臺,整合多方人才資源及科技力量,立足基地單元煙葉特色,圍繞生態剖析、品種篩選、技術定位、人才隊伍建設,多維度地進行科技攻關和挖掘提煉,提升質量,突出特色。以下就工、商、研如何深入合作開展基地單元建設淺談幾點認識。
1、積極探索新型合作模式,完善工、商、研合作機制。
基地單元建設以“工業主導、商業主體、科技主力”為理念,按照“基地共建、生產共抓、資源共享、品牌共創、發展共贏”工作目標,應堅持從以下方面建立新型合作模式。(1)堅持品牌需求導向,完善工業主導機制。在基地內引入品牌觀念,融入品牌文化,形成以工業需求為主導的煙葉生產機制,健全煙葉供應鏈、價值鏈,實現原料的有效保障。(2)堅持基地單元共建,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工業企業主動參與、深度介入基地單元建設,提出原料需求計劃,建立基地煙葉質量評價和質量追蹤體系,加強煙葉風格特色和配方研究,以提高基地建設引導率和煙葉利用率;科研單位組織技術攻關,制定煙葉生產技術方案;商業企業優化煙葉生產布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煙葉生產流通過程控制,形成工、商、研互動煙葉基地建設機制。
2、共同開展特色區域定位研究,彰顯基地單元煙葉品質特色化。
特色煙葉是指具有鮮明地域特點和質量風格,能夠在卷煙配方中發揮獨特作用的煙葉。彰顯基地單元煙葉特色,要以區域特色生態為基礎,針對不同區域的生態特性,有針對性的搞好特色區域定位,找準區域定位,就能夠充分挖掘和利用當地的生產資源,維護和保持煙葉特色。進行區域定位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分區,確定特色煙葉的核心區和輻射區,以核心區為中心,向四周擴散。同時工、商、研三方要共同努力,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做好科學規劃,科學劃分最適宜區、適宜區、不適宜區,按照優化布局的原則,嚴格按規劃布局組織生產。
3、共同完善基地單元標準化生產技術體系,穩步推進集約化經營。
在不斷推進規模化種植的基礎上,圍繞現代煙草農業“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的核心任務,大力推廣和落實科技興煙技術。不斷完善并修訂基地單元內的標準化生產體系,并高度重視不同單元區內不同煙葉標準化生產體系的宣貫工作,突出抓好商品化育苗、統一平穩施肥、嚴格煙葉水分管理、強化以成熟度為中心的種植和烘烤技術的落實等工作,進一步穩定和提高煙葉的商品質量,彰顯風格特色。
4、加強“三化”融合,全面提升基地單元建設水平。
原料供應基地化、生產方式現代化和煙葉品質特色化是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的主要內容,也是實現優質煙葉原料保障上水平的有效途徑。“三化”是煙葉基地單元建設的三要素,是有機統一的整體,缺一不可。因此,煙草行業工商企業雙方應該本著互利雙贏,長期合作的原則,加大投入,著力加強“三化”建設融合,進一步保障原料供應基地化、突顯煙葉品質特色化、推進生產方式現代化,全面提升基地單元建設水平,提高基地煙葉原料有效供給能力,滿足卷煙品牌發展戰略的需要。
5、加強科技創新合作,著力保證煙葉品質特色。
工、商、研可以通過進一步加強協調配合,發揮各自優勢,聯合攻關或共同進行科技項目立項研究,在特色區域定位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著力解決影響煙葉品質特色化、優質化的抗病品種選育,以及壯苗培育、配套施肥技術、成熟度、烘烤質量、配套實用煙草農機研發等重要問題,重點研究品質與環境、品種的關系品質與風格特點的表征評價與不同風格特色煙葉的形成機理與調制技術,力保基地單元優質煙葉的可持續發展。
6、加強工業驗證,建立完善的煙葉質量評價體系。
工、商之間應加強溝通,以對應品牌發展需求為導向,完善基地單元對應品牌煙葉原料質量風格特色評價體系,深入開展基地單元煙葉質量跟蹤評價,建立涵蓋外觀質量、主要化學成分、感官質量、風格特色定位、工業配方使用情況等內容的質量數據庫,由工業企業負責組建基地煙葉質量評價體系,每年對部分所產煙葉樣品進行全面綜合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發現問題,工商雙方針對基地內技術方案共同研究生產技術改進措施,不斷完善基地煙葉配套技術,優化煙葉特色品質。
7、共同完善基地煙葉生產條件。
基地的綜合持續發展離不開配套的基礎設施,離不開先進實用的煙用機械,因此,需要工業企業協同煙草部門,共同完成基地內基礎設施建設,協助引進基地內適用的先進煙用機械,優化基地煙葉生產條件。
要實現基地單元的穩定、持續發展,工、商、研三方應探索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工商合作模式,從建設規劃、品種選擇、生產技術制定、特色煙葉定位、科技創新、質量質量評價、基礎設施建設等多方面密切協同配合,以追求煙葉“特色、優質”以及原料供應鏈的“高效、安全、可持續”為目標,積極探索“需求導向、密切配合、品牌共建、發展共贏”的基地單元發展模式,努力實現原料供應基地化、煙葉品質特色化、生產方式現代化的目標,以保持基地單元煙葉生產穩定發展,全面提升煙葉質量水平。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