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旬陽消息 今年47歲的黃琳,是陜西中煙旬陽卷煙廠一名制絲員,在他進廠二十多年里,做過學徒、擋車工、修理工、代班長、工藝員。豐富的工作經歷和敬業精神,使黃琳先后榮獲模范共產黨員、廠級先進個人、先進工作者、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黃琳看似文弱,干起工作來卻是十足的“拼命三郎”。2003年,該廠新老工藝規范交替轉換時,為如期完成轉換工作,黃琳利用業余時間備課,對新老工藝規范認真研讀、對比,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和異同點,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車間職工進行培訓,培訓課時累計達30余小時,后經工藝質量科現場測試,車間人員全部合格,使轉換工作如期完成,職工也在第一時間掌握了最新工藝要求。
嚴于細節,注重過程控制是工藝員的天職。這是黃琳作為工藝管理員自勉的一句話。2010年6月的一天中午,車間內酷暑難耐,他在例行巡檢時發現葉片中有巴掌大一塊異物正從傳送帶上流向貯葉柜,他立即要求執車工停機進行檢查。他們一起進入貯葉柜仔細尋找,煙葉翻了個遍,也未找到異物。同事們說:“是不是看錯了?”他說:“不可能,在其他地方再找找。”經過再三排查仍未找出任何東西,他讓執車工繼續生產,自己則在出料口等候,當這批煙葉生產約40分鐘時,異物終于被他找到,原來是一塊牛皮紙,當時同事開玩笑說:“原來是一塊紙,制成絲卷到煙里,吸也吸不出什么味來,無關緊要。”他卻嚴肅地對同事說:“這能是小事嗎?假如是一塊塑料紙呢?卷到煙絲里,那就成了質量事故,這會給企業造成多大影響。”
黃琳在注重細節管理的同時,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善于創新。由于行業新國標的實施,提高了卷煙端部落絲量和煙支空頭的考核指標,這就要求該廠制絲車間有一個更優異的煙絲結構為此提供保障。為達到要求,降低消耗,黃琳和車間主管商議從過程控制著手,加強過程管理,并由他主持車間內部工藝驗證,經過反復試驗,黃琳成功解決了水洗梗水分不穩導致切梗造碎大的難題,他提出的“洗梗分類控制法”在車間生產中得以應用,為生產優質梗絲打下基礎。與此同時黃琳積極組織班組人員參與質量攻關活動,由他帶領的質量攻關小組先后發表“烘絲機出料水分超標自動倒料法”、“改進直接回潮機控制系統,提高煙葉松散合格率”等科研成果,其中“改進直接回潮機控制系統,提高煙葉松散合格率”論文榮獲2008年陜西煙草行業QC成果二等獎,創下了旬陽卷煙廠QC成果的最高獎項。
“擔當是一種責任,助人是一種快樂”,這是記者在采訪黃琳時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在“5.12”汶川大地震那天,旬陽卷煙廠正在五樓召開會議,突然整個大樓晃動起來,有人慌忙喊:“地震了,快跑!”會議中斷,人員緊急撤離,大家爭相往門外涌,他隨著人流好不容易跑到廣闊場地,只感覺天旋地轉,站立不穩。正在這時,他突然喊:“壞了,我們車間里還有一名值班同事,車間里面感覺不到地震!”
黃琳一邊說著沖向制絲車間,一邊大聲呼叫著同事的名字,奮不顧身地朝車間里面沖去,此時車間墻體粉刷層大面積脫落,他見沒有回音,更著急了,一口氣跑到貯絲房,爬上扶梯,一次又一次大聲呼叫,貯絲工聽到呼喊趕過來,他竄過去一把拉住同事的手說:“終于找著你了,沒事就好,趕緊走。”汗珠從黃琳的臉上滾落下來,他顧不上擦拭,邊說邊拽著同事跑出車間大門。而那一刻他的家里還有年邁的父母,幼小的女兒還在學校上課,但就是在這種危急的關頭,黃琳將同事的安危看得高于一切,把擔當看作是一種責任,將助人當作一種快樂。
這就是黃琳,一個扎根在生產一線奮戰二十多年的“老兵”,他用對工作的敬業和忠誠書寫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