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上饒消息 引:為客觀評價企業負責人任期經濟責任及經營業績,促進企業加強和改善經營管理,對行業所屬企業負責人的經濟責任審計是煙草行業內部審計廣泛開展的一項審計業務,越來越受到上級部門和領導的關注。2014年,國家局要求各市局(公司)審計部門加強對非法人實體的縣級局(分公司)負責人的經濟責任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具有時間跨度長、涉及業務范圍廣、政策性強、工作量大、審計風險多的特點。
按照國家局要求,江西省上饒市煙草專賣局內審部門深入開展了經濟責任審計,但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江西上饒市局內審部門在經濟責任審計中存在的問題
1.從實施過程來看,缺乏科學性和規范性
因縣級局(分公司)是非法人實體單位,營銷、專賣、財務管理等業務由市局垂直管理,所以在審計準備階段,審計人員在制定審計方案前,通常以固有模式確定審計重點、編制審計項目實施方案。目前對于經濟責任審計的目的存在一定的困惑:內部審計在經濟責任審計中主要承擔簽證功能,即對任期內的“所在企業資產、負債、損益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發表意見?還是內部審計在經濟責任審計中擔負著對領導干部進行全面監督和評價的職能,審計應該給干部一個包括“德、勤、政、績”等多方面的評定?由于沒有對審計目的的全面理解,導致在經濟責任審計中,審計和評價的范圍有時會不相同,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
在審計結束階段,經濟責任劃分不明是主要問題。在劃分離任和接任領導干部經濟責任時,缺乏對總體的把握,導致了越想劃分清楚,越是無法劃分清楚的結果。雖然在審計中發現了不少問題,并列舉在審計報告之中,但對存在的問題沒有責任劃分,或者通通算在審計對象的頭上,混淆了直接責任和主管責任。
2.從經濟責任審計的組織模式來看,部門之間缺乏聯動性
當前上饒市局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組織模式一般為:內審部門根據人事變動文件,實施審計并出具審計報告。至于計劃的安排是否合理、審計結果是否被人事部門采用、審計建議是否可行、組織部門是否根據審計報告對被審計對象進行談話或誡免的情況如何等,部門之間極少進行交流和聯系。
3.從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方式來看,難于保證審計的公正性。
在經濟責任評價上,為了降低審計風險,以數字說話,數字核準了,由報告閱讀者自己作出評價,導致審而不評現象,將損害經濟責任審計的公正性。
4.內部審計人員業務能力不高
由于審計人員通常是從財務部門轉崗過來,缺乏全面、系統的審計知識培訓,在審計實施階段原有的知識無法適應審計工作要求。在實施現場審計時,通常是拿到什么看什么,逮著問題就記錄,沒發現問題就過,審計質量也得不到保證。其次是審計內容單一,常局限于憑證、報表等會計記錄,反映的對象比較局限,使經濟責任審計缺乏應有的特色和深度。
二、江西上饒市局完善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對策
以上問題的存在,給內部審計部門帶來一系列的審計風險。如何才能保證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客觀、公正、有效?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按制度規定開展審計,維護經濟責任審計的規范性
經濟責任審計具有明確的程序規范,對一些輔助性審計程序,在沒有充分理由的情況下不應忽略或取消。
(1)認真開展審前調查。內審部門常年忙于各種審計項目,平時較少關注下屬單位的運行情況,認真開展審前調查,審前準備工作充分,有利于抓住審計重點,節約現場工作時間。
(2)審計承諾不可省略。要求被審計單位對提供的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承諾,既可提示被審計單位對經濟責任審計給予應有重視和協助,更是規避審計風險的有效手段。
(3)審前公告和審計見面會應受到重視。審前公告和審計見面會是聽取群眾意見的兩個重要渠道,它既是一條反映被審計干部問題的渠道,也是聽取群眾對被審計干部褒揚的渠道。這兩條渠道的暢通,無疑有助于內部審計工作的進行和對被審計干部的客觀評價。
(4)應按制度規定確定審計范圍。在審計內容的確定上,我認為,所有關系到“企業資產、負債、損益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事項均屬審計范疇。同時,在選擇審計重點時,還應注意將企業自身特點與制度規定相結合,對企業決策層關注的內容、普通員工關心的內容、企業焦點、熱點等問題,無論難度有多大,在經濟責任審計中都不應回避。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服務企業,服務內部決策的功能。
2.完善審計組織,確保經濟責任審計按工作程序開展
建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并成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領導小組和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是本著“凡提必審,凡離必審,任期內輪審”的原則,人事部門要在每年末擬訂一下年度擬審計對象名單、經濟責任審計種類以及審計要求并提交聯席會議辦公室,聯席會議辦公室根據人事部門提供的資料,制訂經濟責任審計年度工作計劃并提交聯席會議議定。內審部門根據議定的年度工作計劃實施審計工作,審計結果運用與干部監督管理和考核任用緊密結合起來,以保證各相關部門之間的聯動性。
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是一項具有公正性質的審計,為此在審計評價中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審計人員既要查明在任期內履行經濟責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又要注意發展和總結他們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成功的經驗,全面地評價其任職期間的功過是非,既不夸大,又不縮小,做到恰如其分,從而堅持審計評價的客觀公正性,使審計評價能實事求是地體現出被審計企業領導人的經濟責任。
3.以提升實際能力為出發點,加強業務知識培訓
隨著審計委派制的實施,轉變審計職能,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工作水平顯得更加緊迫。既可參加行業內部審計專業技術的縱向培訓,為提升業務技能,內審部門在認真做好工作的同時,也可加強與市審計局和上饒市內部審計師協會橫向聯系,參加市審計局和內審協會的有關方面的培訓。不斷學習理論、政策和各種業務知識,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并融會貫通,將學到的知識切實運用到實際審計工作中去,才能不斷提高審計業務能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