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午后雅興忽至,邀好友相陪。提議到某茶社暢談,結果好友搖頭曰:不去,換地方,他家不讓抽煙。
筆者本身不嗜煙,身邊有此習慣的人卻不少,有時煙霧繚繞著實厭惡,倒也非是考慮二手煙危害,只是氣味刺鼻,令人不快。近幾年越來越懂得“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而且煙的危害也逐漸被人們知曉。學術言論也好,科普文章也罷,動不動曬一張形如焦炭的肺部圖片以做警示,又或不停爭論二手煙甚至危害猛于直接吸煙,搞得心中一陣慌亂,偶爾早起咽喉不適,遂把周圍吞云吐霧的人物在心中挨個罵了幾遍,輕咳幾聲,恨道:此等損友,不足為伍也。
?
可說歸說,到眾人歡聚,大家推杯換盞,有人掏出香煙,倒不好真的掃了興致。直到前幾年聽聞禁煙令,喜不自勝,心想既不得罪人又不用再強忍痛苦,以后去哪兒都明令禁止吸煙,大快人心。
幾年過去了,筆者終于知道自己還是太年輕——總是高興得太早。親身體驗,這幾年內只有兩處禁煙頗有成效,網吧和學校。網吧抽了是真罰,學校我只能說老師管學生,不知何人管老師。自禁煙開始倒也有許多商家緊隨步伐,一些平日常去休閑之地也會講:“對不起先生,我們這不讓吸煙。”可平心而論,不禁的還是有,這就導致許多老煙槍沒有體會到禁煙的真正含義,立馬“此處不留爺,爺去別處抽”,反正能吃飯喝飲料的地方不還有的是?有人說學學某些國家,看到室內抽煙就狠罰,這倒是個手段,但真正實施起來沒有那么容易,地大人多,誰去監督?誰去處罰?禁令之下許多店家在煙與顧客之間選了個折中之法,墻上貼著斗大的“禁止吸煙”,桌上擺著擦得锃亮的煙灰缸,其實他們也沒轍。
說到這,想起有兩位朋友最近都戒煙了。有一位一次在公共場所點燃香煙,沒有注意身旁有孕婦,他猛吸兩口發現人們臉色不對,回頭一看大驚失色,“那感覺,有點兒像偷東西被逮個現行。”另外那位終日咳嗽,骨瘦如柴,去醫院做了檢查,他心中甚怕得了“絕癥”,三魂出竅了幾天結果是咽炎。這二位,用眾人調侃的話講:浪子回頭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