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我們有自行車王國之稱,隨著經濟的發展,汽車進入了千家萬戶,自行車好像不那么再引人注視,隨之而來的是汽車潮,污染潮,霧霾潮。
記得小的時候,我父親還在北京的總部工作,這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整個國家經濟匱乏,如果誰家里有一輛自行車會招來許多人羨慕的眼光。部隊的生活與地方相比要好一些,父親得到了一張購買“鳳凰”牌自行車車票,家里就有了第一輛自行車。在當時,這輛18型鳳凰大鏈盒(大鏈盒指車子的鏈條是包裹的),就相當于現在的“奔馳”、“寶馬”汽車。每天晚上,父親騎著車子帶著我到廣場上練習騎術,此時的我只有六七歲,沒多久我就學會了,有事沒事我就掏著自行車的襠騎,因身高不夠,還上不到車座上,只能將右腿伸在車的三角梁中間踩右邊的踏板,歡快的童年就以騎自行車為樂。
在后來的歲月里,家里換了太多的自行車。新的品牌,新穎的款式,功能先進,精臻的制造工藝,輕便的材料,使自行車不僅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還具有觀賞性。
一年,到溫州參加供貨會,參會人員都是老熟人了,大家不分彼此,侃侃而談,雖然來自不同的省份,各自經營著自己的生意,人們聚在一塊卻不只是談論經營上的事,要利用這個機會選擇景點去游覽一番,供貨方業務小席提議,而今提倡環保出行,大家要是愿意的話,咱們騎自行車游洞頭去。
第二天,報名騎車游的客戶有二十多人,業務小席告訴我們,溫州有公共自行車站,這些自行車就是從那里租來的,就這樣,我們騎著車子一路歡笑向著洞頭出發。出發前,我們了解到,洞頭離我們的住地有六七十公里,大家約定,都不要騎得太快,使每個人都能輕松地跟上隊伍,不要讓人感覺疲憊不堪。有的人整日忙于生意之中,缺少鍛煉,需有個適應的過程,另外,還要達到游覽的目的,經過每個地段聽小席給大家講解,在不知不覺中我們來到了宿營地,小席提前預定好的飯店。
早飯后,大家來到了靈霓長堤,十幾公里的長堤兩邊都是海,一路騎行,一路暢聊,心情格外的豁朗,風微氣清,心曠神怡,邊騎邊拍照,體會海風,欣賞海韻,很是愜意。
半屏山、海霞軍事主題公園、中普陀寺、望海樓等等,讓人大飽眼福,心曠神怡,雖有一絲疲憊,人們卻樂在其中,暢然無比。
而今,家里早有了汽車,兒子幾次讓我把自行車處理掉,我堅決不允許。在我看來,自行車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它不占地方,隨意性強,不排放污染,任何車輛都難以比及,如果不是太遠的路程我就騎車去,輕松便捷,也是對身體的鍛煉,說停就停,說走就走,沒有太多的麻煩,不為堵車鬧心,不為停車位撓頭,不看油價調整與否。在當今陰霾天頻現的情形下,自行車是當之無愧最為環保的交通工具。在看央視《遠方的家-百山百川行》節目時,看到兩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騎著單車到西藏,他們的理念就是不給雪域高原,圣潔之地帶來污染,以此行動倡導環保理念,著實讓人敬佩。
人,童年的記憶猶為深刻,沉在心底不因歲月的失去而泯滅。自行車從小認知,情結依舊。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