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在超市專門購買過期產品后索賠,湖北襄陽市一網友“斑馬小王子”自曝被某超市立牌禁止入內,牌子上甚至寫著“某某與狗不得入內”。昨日,記者多方核實這一消息,不愿透露詳情的“斑馬小王子”說不想針對某個超市,只為提醒廣大市民注意。
3日下午,網友“斑馬小王子”在襄陽本地某網站上發帖稱,他大學畢業4年,沒工作,最大的愛好是逛超市,襄陽的超市他都逛遍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一家超市購買了一包3.5元的荷蘭豆,還是買一送一。回家后,他一看,竟發現這是過期產品。在網上查詢,他得知購買到過期食品,消費者可要求支付款10倍的賠償。于是,他拿著小票找到那家超市,拿回了35元錢。
此后,“斑馬小王子”每次逛超市,都會認真看生產日期,專挑那些過期的東西買,然后找超市要求10倍賠償,一個月下來賺了大幾百元。這個月,當他再準備進超市小賺一筆時,忽然發現門口立了個牌子,上面寫著:“某某(他的名字)與狗不得入內!”原來,超市把他當成了“職業打假人”。
昨日下午,記者聯系上“斑馬小王子”。他聲稱帖子上說的是他個人的真實經歷,但拒絕透露該超市名稱。“斑馬小王子”說,他不想針對這家超市,因為很多超市都存在類似情況。
他提醒廣大市民,過期產品主要出現在那些“買一送一”和“大甩賣”的商品中,這樣的商品都會用紅色膠帶捆綁。如果消費者在商品外包裝上沒有找到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就要注意了,這樣的商品極有可能是過期的,商品的日期被紅色膠帶遮蓋住了。還有些商品是超市以超低價銷售的,還要收走小票,這就一定是過期產品。
解讀:中國人對飲食太淡薄太冷漠和太“不小心”,才會出現這眾多的問題食品,于是“職業打假人”這一新鮮行業應運而生,它的出現雖是偶然的,但其實也是必然的。
食品安全年年都在關注,但年年都有問題在發生。國家食品安全法明文規定,不得銷售過期食品,然而超市卻在冒天下之大不韙頂風而上,其行為也侵犯了消費者的利益迫害了消費者的身心健康,往大里說,是叫影響了國民的綜合健康狀況。
“打假”——原本是工商等部門應盡的職責,然而由于消費者對問題食品的投訴意識不強,又加上和諧社會,一貫力求主張的是民不告、官不究,既無狀紙和這告狀之人,這打假人的任務也只好是形同虛設一再擱置。我們只是偶爾在“3、15”等重要消費者權益日時,才會看到工商等部門走馬觀花走走過場玩玩過家家,最后上上媒體以表示他們真的“到此一游”了等官方的報道游戲。
綜上,竊以為,“職業打假人”這個可以有。但是否可以做的更人性化一點,例如他們在首次發現問題食品時,先是主動交涉友好的提醒,試探經銷方是故意為之,還是真的不知情。如果對方言詞和善并有悔過的意識,我看是可以小事化了的。反之,我認為,做這個“職業打假人”還真就要較這個真,做到盡職盡責了。因為畢竟紙是包不住火的,邪氣是不能壓正的,在必要的時候,讓他們見見陽光曬曬太陽也沒什么不可以。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