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在這兒,不會有霓虹的閃亮,只會有昏黃的燈泡一明一暗;在這兒,不會有華麗的高樓,只會有破爛不堪的帳棚搖搖欲墜;在這兒,不會有母親暖暖的話語,只會有不遠處大黃狗驚心的吠叫……
——筆者按
因為愛人是農村教師,我有幸接觸了很多農村孩子,他們與城里的孩子一樣,有夢想、有期待,但不同的是,他們卻要為夢想承擔更大的重量。
小吳是我愛人班上的班長,思維敏捷、做事周全,懂事得完全不像一個初一的孩子。有一次與她聊天,說起她夢想,她只是微微的抬起頭,說:我只希望能在爺爺奶奶有生之年好好孝敬他們。
又是一個留守的故事,我心想。可令我驚訝地是,她的故事遠比“留守”更加復雜與辛酸。
“從我記事起,我的身邊就只有爺爺、奶奶。而爸爸只是電話上那個陌生城市的號碼,和遙遠的聲音。但是,即便是這樣一點小小的幸福也沒能維持太久。一年冬天,媽媽突發精神病。在寂靜無聲的夜晚,背著在后門干家務的爺爺,將年僅5歲的我,深夜背到高速公路上,把我穿在腳下的鞋丟在護路柵欄外面。當時已進嚴冬,凜冽的寒風將我走在路上的腳扎得生疼。我現在記得最清楚的是,要不是在公路上巡邏的民警及時發現了我們,我的雙腳恐怕會被異于常人的媽媽生生拖著走二十多里路二殘廢。第二天,民警將我們送到家后,奶奶正好從外地不遠萬里地趕回來,將我和媽媽心疼地抱在一起,淚流滿面。后來,無情的爸爸因為媽媽的病狀無錢醫治,便將她說給了一個做水泥工的中年男子。從此,媽媽永遠地隔開了和我的聯系,而現在,媽媽已“安家落戶”,不再回來了。爸爸也一走了之,再也沒有照顧家里一分,也沒有一絲聯系。
爺爺雙耳失聰,也要頂著重大壓力下田干永遠也做不完的農活。奶奶身體不好,需要大量的費用買藥。從那時起,我便學會了洗衣、做飯、喂豬。希望做這些事情能減輕他們的負擔,哪怕換來一絲笑容,也是我當時最大的心愿與享受。
秋收農忙時節,放假了,別的孩子輕輕松松地跟隨父母外出游玩。但我知道,自己不能這樣。于是每天早早起床,跟著爺爺奶奶到田里去收割稻谷。他們打稻谷時,我會將稻穗一把一把遞到稻谷機跟前。有時要跑到遠處抱時,常常會因為跑得太急,摔得滿身污泥。但站起來,拍拍也就沒事了。有時農活多,常常要忙到星星月亮出來照路,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往家趕。
回到家后,我匆匆吃幾口飯,放下碗筷。將爺爺奶奶換下的臟衣服拿到水池旁,就著夜色一件件洗好。待爺爺奶奶睡著后,我又將第二天要割稻谷的鐮刀磨好。打點好一切,已夜近十二點,我抬著惺忪的睡眼上床睡覺。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在幫著爺爺奶奶勞作中漸漸長大,對原先父愛母愛的缺失,轉化成孝順爺爺奶奶的動力。”
在大部分孩子只會撒嬌,只會享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年紀,她便學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大部分孩子心里只有自己,只會想著新衣服、新玩法的年紀,她卻已經有了自己的夢想。
一個14歲的女孩用那單薄而稚嫩的肩膀、用樸實而那富有力量的行動扛起了她的夢想,這個夢想因為經歷變得厚重,因為責任變得美麗。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