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近年來,醫(yī)患關系、親子關系、執(zhí)法與被執(zhí)法關系越發(fā)緊張,并不斷裂變升級為社會問題,成為群體性矛盾。與此相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卻為黨群、干群關系厘清了思路,迎來了春風。
試將視角聚焦于基層,筆者不禁會思考“黨員干部是什么?”的問題。
干部是魚,群眾是水,兩者是“魚水”而非“油水”關系。魚以水為生,卻不可橫生貪念;若將民脂民膏據(jù)為己有,只會攪混一池的魚塘,民不聊生。
干部是土,群眾是林,兩者是“補給”而非“索取”關系。土為苗供養(yǎng),苗才能世代繁衍,為木為林;土壤若不盡其天責,那便是一片貧瘠荒野,毫無生機。
干部是燈,群眾是路,兩者是“共生”而非“獨立”關系。長路需要方向,路燈為其指引;沒有光明的山路只能置身荒郊野嶺,偏離道路的孤燈純屬孤芳自賞,喪失意義。
從群眾中來,也深入到群眾中去,親民,為民,愛民;不貪,不狂,不躁的群眾領袖方是筆者心目中稱職的黨員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