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國際金融報》報道 日前,關于卷煙技術是否該入圍國家科技獎一事,引起了各界熱議。最新的消息是,科學網以編輯部的名義發表了一篇《征集簽名抵制卷煙技術入選科技獎》的博文,建議通過簽名者的努力,促成國家禁止煙草技術申報各種科技獎勵,大有不達目的不罷休之意。
質疑的源頭來自科技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于2012年3月23日在科技部網站公示,國家煙草專賣局“中式卷煙特征理論體系構建及應用”項目申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石激起千層浪。此信息一經發布,社會各界質疑聲如潮涌。
控煙協會的反對聲尤其強烈,觀點也頗有代表性,其公開信表示,卷煙科技參評科技獎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國家禁止危害國家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危害人體健康、違反倫理道德的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活動”,而“中式卷煙”項目報告明確指出該研究成果的應用,近三年累計實現新增銷售收入1735.74億元。研究成果的應用顯然推廣了卷煙這一有害健康的商品,促使了卷煙更大規模的流行。
那么,卷煙技術是否該參評國家科技獎?它的參評到底會否給公眾帶來誤導,還是會給社會帶來更大福音?對于這個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實事求是,靜下心來逐一分析,方能帶來比較客觀、有益的參考答案。
目前,對煙草科技參評國家技術獎進行質疑的理由主要有三個:一是國家煙草局推動此項技術入圍,是為了更好地販賣煙草,進行謀利,所以要強烈抵制;二是煙草有害,而如果推動煙草技術入圍科技獎,將給廣大民眾帶來誤導作用,不利于控煙與禁煙,不應把煙草研究納入政府的任何評獎;三是對于在香煙中添加物的創新本身的質疑,有觀點認為,煙草專賣局至今從未公開“中式卷煙”內有關添加制品的研究數據,這些數據也從未經過衛生部或者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監測驗證,毫無科學根據和安全性評價。
然而,上述觀點是否站得住腳?這是一個需要客觀回答的問題。
從全球范圍來看,禁煙已是大勢所趨,這得“歸功”煙草所帶來的巨大傷害: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已超過10億煙民,其中我國煙民占了三成,人數超過3億。中國煙民數量的龐大,吸煙所帶來的相關問題也確實恐怖,但這并不能證明,國家煙草專賣的巨額獲利,與其推動的卷煙技術進步有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世界煙民與中國煙民量數的龐大,與社會、歷史、經濟、文化甚至政治等各種問題相互糾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全球推動禁煙多年,煙民數量卻有增無減,更說明了問題的復雜性、禁煙的艱巨性,所以簡單把煙草行業的巨額利潤與吸煙規模的大小與煙草局推動卷煙科技相關聯,恐怕結論會有所偏頗。
對于如果卷煙科技獲得技術獎是否會帶來誤導作用,是否會損害國家聲譽的問題,也值得商榷。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在中國可以買煙和吸煙的消費者,都是18歲以上的成年人,也就是說,正常的煙民都是擁有獨立判斷能力的公民。從這個角度來看,煙草局推動卷煙科技入圍國家科技獎,并不會帶來誤導效應,至少可以說,即使它會帶來的所謂的誤導效應,也應該十分有限。
而對于在香煙中添加物的創新技術的置疑,這倒是一個科技技術創新的標準問題。這種質疑無可厚非,但如果就此認為卷煙科技入圍國家科技獎就會損害國家聲譽,這不具備邏輯性。事實上,國家不鼓勵吸煙,但如果煙草局推動卷煙技術創新確實能起到減小對煙民的傷害,甚至可以徹底解決吸煙所帶來的各種危害,那么這種技術應該入圍國家科技獎,因為這是對人類健康做出的巨大貢獻,不但不會損害國家聲譽,還應大力推廣,鼓勵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卷煙科技的創新之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