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隨著物流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江蘇淮安市局(公司)認真落實“行業楷模”發展戰略,以敢于擔當盡責的責任感,勇于創優創新的敬業感,抓好技術改造和流程節點控制,努力推動物流工作邁上新臺階。
分揀線“變臉”
“現在好了,異型煙由于有了‘身份證’,賣煙輕松多了。”正逢節后銷售旺季,市區零售客戶王兵高興地說,“自從異型煙實施‘一戶一碼’之后,消除了顧客的購買疑慮,銷售量有了明顯提高。”
自2009年10份物流中心實行電子標簽分揀以來,淮安市局(公司)的標準卷煙已經實現了“打碼到戶,一戶一碼”的辦法。而異型煙因為打碼難度大、包裝困難,一直采取人工打“通碼”的辦法操作。
“‘通碼’唯一的好處就是便于區別是否亂渠道進貨,但對于區域內零售客戶間相互‘串貨’卻難以區分,”市管員朱凱說,“由于查扣缺少依據,市場管理時常處于被動。”
“實行異型煙打碼到戶,不僅勢在必行,也是迫在眉睫,一定要把這個難題解決!”去年7月份剛上任伊始,物流中心經理王飛就暗下決心,一定要解決異型煙打碼到戶的難題。
想法是美好的,但真正操作起來卻并非想象的那樣簡單。通過走訪調研兄弟單位和咨詢設備生產廠家,一套異型煙分揀線少則上百萬、多則幾百萬元,可不是個小數字。不僅投入費用高,而且運維難度大,很不劃算。
“能不能把備用的3號分揀線給利用起來,咱們自己進行改造?”王飛拋出了問題。
“難度太大,咱們沒有這個水平!”
“要涉及到軟、硬件的改造,估計夠嗆!”
“啥事咱們都能干,還要那些專家干什么?”
……
大家七嘴八言,潑冷水的有之,打退堂鼓的亦有之。
求人不如求己,我們自己攻關。王飛在給大家鼓勁的同時,一錘定音。
2015年8月,以王飛為組長的QC攻關小組正式成立,并立即投入到分揀線改造工作中。
由于異型煙高低大小不一,打碼起來難度較大,打碼激光頭調高,打碼不清晰,漏碼嚴重;調低了,又會碰撞卷煙,造成打碼失敗。
如何打碼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呢?這是擺在物流中心全員面前的現實問題。“沒有啃不動的硬骨頭!”大家在心里暗暗鼓勁。
經過不斷地調試、分析、研究,再調試,打碼問題還是一道難以越過的“坎兒”。“上打碼行不通,我們能不能換個思維,采取其他辦法?”王飛提示道。“對呀,我們一直把思維定勢在‘上打碼’這個點上了,我看到有的兄弟單位采取‘打邊碼’的辦法,能不能試一下?”設備管理員譚保衛接過嘴道。
但由于淮安煙草的打碼實行的是卷煙圖像識別法,從卷煙頂頭識別,雷同圖像較多,電腦識別起來難度較大,要想打碼成功,勢必對原先的圖像識別軟件進行重新改造。投入的成本太高,又被大家否決掉了。
“上打碼不行,打邊碼又行不通,那么,能不能實現下打碼呢?”儲配部主任陳兆榮說,“卷煙在輸送帶上傳送時,下部都是平行的,下打碼應該是個可行的辦法。”一句話提醒了大家,于是,他們立即對原先的打碼設備進行改造,通過調試之后,效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2015年11月底,改造后的分揀在卷煙分揀現場實施運用,從運行效果來看,各項指標均呈良好運行狀態,異型煙打碼到戶問題終于迎刃而解。
2016年春節期間,由于卷煙分揀量大,3號分揀線又作為普通卷煙的分揀設備使用,分揀速度、效果均沒有受到影響,改造后的分揀線,實現了“一機兩用”的功效。
妙手解“吞牌”
“陳主任,2號卷煙分揀線包裝機上的一個隔離牌又被吞進‘機肚’里了,怎么辦?”
“這種情況得趕緊找廠家派工程師來解決,不能耽誤卷煙分揀。”
“廠家都來過好多回了,就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每次都是調試好沒幾天老毛病就犯。”
“那你們平時是怎么處理的?”
“停機請設備管理員拆機唄!”
“這一拆一裝要浪費多少時間?就沒有辦法解決了?”
“以前一直都這樣,隔離牌一旦卡得緊就會被‘吞’,每次都要停機半小時以上,時間耽誤不起啊!廠家都難解決,說是設計上的缺陷。”
“把QC小組利用起來呀!咱們人多、主意多,沒準兒能想出好辦法。”
“是啊!我怎么沒想到呢!”
……
這是儲配部主任陳兆榮和設備管理員譚保衛的一番對話。
通過自己的“QC”小組進行小改小革,是淮安市局(公司)物流配送中心的慣例,這次當然也不例外。
3月1日,陳兆榮就帶領QC小組開始進行技術攻關。
說來容易做來難。電子標簽分揀線科技含量較高,許多地方都是靠電腦自動控制,這就要求大家不僅要懂機械原理,還要懂軟件操作。陳兆榮給大伙兒打氣說:“同志們加把勁兒,分揀線上的技術改造又不是第一次,只要咱們動手,就沒有啃不動的‘硬骨頭’,這次當然也不例外!”
隔離牌被“吞”,90%以上都是傳送設備上條煙擠得過緊、隔離牌沒有自主下落空間所造成的。那么,只要能把隔離牌擋在包裝機外,讓它容易落下去,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QC小組成員們首先在落牌處做了一個阻擋桿。這樣一來,隔離牌雖然擋住了,但一旦卷煙擠得過緊,后面的卷煙也會因受阻而停機,效果并不理想。
“阻擋桿是‘死’的,不能動,能不能換個可以靈活轉動的阻擋輪呢?”有人提議。經過反復試驗、更新、完善,隔離牌阻擋輪應運而生。由于阻擋輪是不斷滾動的圓柱體,即使隔離牌被卷煙卡得再緊,到阻擋輪下也會被動壓落。就這樣,短短幾天,在大家的齊心努力下,這個大難題終于迎刃而解。
3月25日上午,電子標簽分揀線上全部安裝了QC小組自主設計的阻擋輪,包裝機“吞”進隔離牌的現象果然再也沒有發生。
分揀員“減負”
“卷煙物流現場的創新,不能僅僅停留在設備的小改小革上,還要讓各個環節做到精準匹配,無縫對接,”物流中心副經理劉海濤要求大家,“只有這樣,才能在規范的前提下,提高作業效率。”
淮安市局(公司)物流中心采取電子標簽輔助分揀作業的辦法,每次卷煙分揀,分揀員最頭疼的事情就是每個貨位的分揀量不均衡,有的人累,有的人閑,影響了分揀效率和大家的積極性。
“小湯,為什么你們1號線今天的分揀速度這么慢的?”
“大品規都在我這一個貨位上,咱一個人分揀量占三分之一還多,能不慢嗎?”
“我們不是采用貨位自動分配系統嗎,怎么還出現這種問題的?”
“系統只是默認品規數均衡,分揀量均衡還得想其他辦法。”
“得盡快把這個問題解決掉!”
儲配部主任陳兆榮了解情況,立即聯系設備管理員、現場主管和制單員,共同商討解決的辦法。
設備管理員譚保衛說:“這個軟件在開發時,只是保證各個貨位的品規基本均衡,而分揀量只能默認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
“如果哪個貨位都遇到暢銷品規的話,怎么辦?”陳兆榮問。
“電腦哪能知道哪個品牌暢銷,哪個品牌不暢銷,”現場主管田秋國笑著接過嘴,“電腦又不是人腦。”
“那能不能人工干預呢?在貨位自動分配完之后,制單員再檢查一下,做人工微調行不行?”陳兆榮問制單員張海蓉。
“暫時沒有這個功能,正好這款軟件開發的工程師在咱們這兒,正好請他們幫幫忙。”張海蓉說。
“好,我現在就去找他們。”陳兆榮安排道。
經過咨詢后得知,原來,對方在開發軟件時,開發人員就預留了這個功能,但由于省內其他兄弟單位使用率不高,所以就被他們屏閉掉了,要使用這個功能,只對軟件參數進行簡單的修改就行了。
經過更新完善后的貨位分配系統,出現了分揀品規基本均衡,分揀數量基本均衡,工作量基本均衡的良好局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