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為了推動現代煙草農業建設,有效提升煙葉生產水平,夯實基層基礎,實現煙葉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筆者根據江西省永豐縣煙葉生產的工作現狀,對永豐縣煙葉生產的發展情況進行簡單的思考。
1永豐縣煙葉生產發展的現狀
1.1當前煙葉種植規模的發展情況
永豐縣從2006年開始試種烤煙,至今歷時9年,前四年由于選點失誤,以及2009年國家局嚴格控制煙葉生產過熱的政策,錯失發展良機,種植規模僅3800畝,2010年之后,在省局提出適度發展煙葉生產的機遇下,永豐縣種植面積由2010年的5075.01畝發展到2014年21133.99畝,達到一個基地單元的規模。
1.2當前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1.2.1煙水配套工程
永豐縣從2010開始實施煙水煙路配套工程建設項目,2010至2014年共投資建設9個煙水配套工程,項目投資總額共計1925.35萬元。預計2015年投入1700萬元左右建設沿陂、潭城、鹿岡、石馬4個鄉鎮共6個煙水工程。
1.2.2基層煙站建設
永豐縣共建成2個基層收購點,其中潭城鴨田煙葉收購點于2010年建成,投資共計251.39萬元;于2012年購買原鹿岡鄉政府建成鹿岡煙葉收購點,投資268.87萬元;當前正在規劃建設沿陂中心煙站及石馬煙葉收購點。
2當前永豐縣煙葉發展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永豐縣煙葉生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為今后的發展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制約著煙葉生產的發展:
2.1土地流轉制約了煙葉生產的發展
目前我國農村土地政策仍是以戶為單位的聯產承包制,土地分散在千家萬戶農民手中,導致永豐縣許多想種煙的煙農沒有土地,有地的農民不愿出租土地,更不愿出租好地,許多煙葉種在邊邊角角、上坡上山的地方;許多農民在租地租金上漫天要價,永豐縣目前土地租金一般為200-300元/畝,高的400一600元/畝,由于土地流轉的局限性,造成永豐縣煙葉輪作、規?;N植發展受到影響。
2.2勞動力用工短缺
當前永豐縣勞動力用工主要有2個問題。一是勞動力緊缺;二是勞動力用工價格居高不下。首先,勞動力緊缺與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的環境息息相關,農村目前剩余勞動力絕大部分是婦女、老人與兒童,而煙葉生產又是時間集中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在重要農事操作時,尤其是采收烘烤期,普遍存在用工荒,特別是重點產煙鄉、村、組。由于勞力緊缺,導致受聘人員工價上漲,并且只圖工作速度,不講服務質量,煙農連說都不敢說,否則服務人員都聘用不到。其次是勞動用工價格持續直線上漲,2006年永豐縣工價在20-25元/天,近幾年來,工價直線上漲,到2014年達80元/天人。上部葉采收烘烤的“雙搶”季節時,更是高達100元/天人,而且還很難聘用到采烤人員。因用工投入成本占煙農整個投入的60%,最主要的是煙農感覺到付出的用工成本與收入回報不成正比,突出表現是:采收時,不管成熟與否,只為采摘完一烤煙應付了事,有的煙田甚至三次就采摘完;鮮煙編桿時,根本沒有鮮煙分類,不管青煙、爛煙、好煙都是編完一桿了事;分級扎把也就是把煙扎成把,把內純度無法保證。而面對這些問題,煙農對聘請的人員還不能夠要求太多,否則,請不到工更加得不償失。
2.3除草劑藥害與輪作之間的矛盾限制了煙葉生產的發展
在煙田輪作上制約永豐縣煙葉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水稻種植時使用對煙草有危害的除草劑,這是煙農害怕種煙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前茬水稻撒施除草劑殘留土壤中,對煙葉的影響,輕則減產降質,重則絕收,煙農前期投入血本無歸。據統計,永豐縣2014年因除草劑殘留對煙葉造成危害面積達3138.8余畝,占14.85%,其中絕收236.2畝。
除草劑殘留主要是目前水稻種植技術含量低,機械化程度高,種糧簡便易行,農民非常愿意使用高效專一,對煙草有危害的除草劑。而永豐縣人均耕地僅1.1畝左右,煙農必須從其他農民手中租用土地,如今一是導致了新煙區受除草劑殘留最重,影響了永豐縣煙葉生產擴大規模的歷程,二是導致了老煙區煙葉種植輪作比例低,病害逐年加重,降低了煙葉的產量和質量,制約了煙葉生產持續穩定。
3永豐縣煙葉生產發展的規劃及打算
當前永豐縣煙葉種植主要集中于潭城、沿陂、鹿岡、石馬一帶,2014年種植煙葉21133.99畝,預計收購量為5.3萬擔,達到了一個基地單元的規模。在煙葉種植政策允許的情況下,永豐縣將進一步對永豐縣的煙葉種植進行合理的規劃,在穩定基礎的前提下,做大做強當前潭城、沿陂、鹿岡、石馬等老煙區,同時,依托老煙區的煙葉種植基礎,努力發展藤田、瑤田、陶唐等煙葉種植新區,在2020年將永豐縣煙葉種植規模發展至種煙面積3.5萬畝,規劃基本煙田10萬畝,年收購量10萬擔,即達到2個基地單元的規模。為了更好的解決當前永豐縣煙葉生產面臨的問題,進一步推動永豐縣現代煙草農業建設,永豐縣將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突出重點,采取措施,狠抓落實,不斷提高永豐縣煙葉生產的管理水平:
3.1積極推進土地流轉,實施適度規?;N植
規模化種植是現代煙草農業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煙水配套工程,改善煙葉生產條件,提升煙葉生產水平,實現種煙效益最大化的前提和基礎。永豐縣將重點培育職業煙農,積極推動土地流轉,探索土地流轉新機制,通過采取租賃、轉包、互換等多種形式,促進土地向有資金、有技術、善經營的職業煙農合理集中,促進使永豐縣煙葉生產結構更加科學、合理,生產布局更加優化。
3.2加大力度推動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優化煙葉信息化技術服務
一方面,按照“穩規模,優結構、大力推動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總要求,以煙葉標準化生產示范區、綜合服務型煙農合作社建設為突破口,大力推動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突出煙葉隊伍建設和基層內部管理,分發揮主體服務職能,加快煙葉產業化進程。另一方面,適度安排新建和配置質量檢驗檢測、土壤監測及病蟲害防治等相關設施和設備,積極與農業、水利、氣象等縣有關部門合作,進一步完善信息網絡公共服務平臺,為煙葉主產區建設提供方便、快捷、準確的信息和技術服務。
3.3強化基層煙站管理,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基層煙站是煙草部門服務煙農的第一戰線,為了提高煙葉生產的指導水平,永豐縣著力于強化基層煙站的管理,一是通過制定完善的制度和嚴格的考核措施,明確崗位職責分配,合理的優化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加強信息化管理,按照“統一標準、統一平臺、統一數據庫、統一網絡”的總體要求,加大信息軟硬件配置,提高基層人員信息操作能力,通過搭建基層站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煙葉生產、經營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三是積極開展培訓,推選優秀煙技員進行學歷教育,適時組織人員進行職業技能鑒定,提高煙技員理論與實操水平,使得永豐縣煙葉生產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3.4著力提高煙農種植技術,保證永豐縣煙葉穩定發展
針對煙農煙葉生產水平普遍不高的現狀,永豐縣將加大對煙農的培訓力度,通過制定煙農培訓計劃,建立煙農培訓制度,不斷提高煙農素質。通過普及先進適用技術,切實提高技術到位率;加強對專業大戶的扶持,發揮科技戶、專業戶的示范帶動作用,提高技術到位率;加強對專業大戶的扶持發揮科技戶、專業戶的示范帶動作用,穩定發展煙葉種植;積極構建合作社等類型的煙葉現代化生產模式,大力開展專業化分工、社會化服務,大力推廣統一機耕、商品化育苗、統一植保,專業化烘烤,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
3.5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煙田綜合生產能力
在當前煙葉生產發展規劃的基礎上,全面謀劃永豐縣煙區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資源配置,突出建設重點,建立嚴格的基本煙田保護制度和種植制度,保持產業規模、布局穩定。積極深入開展新農村建設,抓好煙水、煙路、密集烤房、育苗大棚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基礎設施管護機制,堅持建管并重、管用并舉,通過配套完善的硬件設施,形成田成方、路相連、渠相通、炕成群、旱能澆、澇能排,環境優美,功能齊備的煙葉生產格局,不斷提高煙田綜合生產能力。
4總結
永豐縣將按照省、市局煙葉發展的政策要求,緊緊圍繞“原料保障上水平”工作方針,大力發展現代煙草農業建設,不斷提高煙葉生產技術水平,通過調整生產布局、配套基礎設施、優化資源配置、轉變作業方式、轉化科技成果、完善政策措施,逐步實現永豐縣烤煙生產布局由分散向集中、生產方式由傳統向現代化、生產組織形式由單一向多元化、技術措施由經驗型向標準化、收購管理由傳統向信息化的轉變,不斷地提高永豐縣煙葉生產水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