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隨著國家煙草專賣局“減害降焦”戰略目標及煙葉資源配置改革的實施,優質上部葉在現代混合型卷煙和低焦油烤煙型卷煙葉組配方中起著主導作用,對卷煙香味及其風格具有很大貢獻。但我國一些煙區上部葉片窄而偏厚、組織結構致密、僵硬、填充性差、含梗率高、煙堿含量過高、還原糖及糖堿比低、內在化學成分不協調、煙葉香氣質差、香氣量不足、刺激性過強,遠遠不能滿足卷煙工業的要求,因此提高烤煙上部葉的質量和可用性是烤煙生產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從農藝措施、采烤方式、烘烤工藝等3個方面,對近幾年我國提高烤煙上部葉可用性的研究進行簡單總結。
1、農藝措施
1.1平衡施肥
氮肥過高是造成烤煙上部葉煙堿含量高、可用性差的主要原因,尤其打頂后土壤繼續保持較高的供氮量。因此控制土壤后期供氮量對提高烤煙上部葉質量至關重要。其次,氮肥形態對上部葉可用性產生直接影響,硝態氮能在成熟期控制氮素供應和抑制后期氮素過多造成煙堿大量合成。磷、鉀肥及中微量元素平衡適用對提高烤煙上部葉質量和可用性同樣不可忽視。磷肥不但能促進煙株早發快長,適時落黃還能增加上部煙葉烤后還原糖含量,降低煙淀粉含量,改善煙葉的香吃味等。鉀水平的提高能夠有效促進烤煙上部葉充分成熟、物質轉化和干物質積累,降低有害成分,使糖堿比適中,提高香煙品質。因此,我們需要根據土壤肥力、烤煙品種和生態環境制定配方施肥方案,平衡施肥、精準施肥是提高烤煙上部葉可用性的保證。
1.2合理栽培和科學打頂留葉
合理的種植密度能改善煙株光照條件,促進各部位煙葉碳氮代謝協調發展,是產生優質上部葉的基礎。種植密度太小,總有效葉偏少,分配給單株煙株的養分過多,造成上部葉偏厚,煙堿偏高。行距110-120 cm,株距50-55 cm,移栽1100-1200株/667m2,上部葉煙堿含量適宜。留葉數關系物質的分配和利用,與煙葉煙堿含量呈顯著負相關。適當增加留葉數和延遲打頂可降低上部葉煙堿含量,提高糖堿比。在生產上,根據土壤肥力、施肥水平及煙株長勢長相確定留葉數和打頂時期,既要防止打頂過早留葉過少,上部煙葉過大而形成“傘型”煙株,又要防止打頂過遲留葉過多,上部葉營養不足而形成“塔型”煙株,宜以“腰鼓型”煙株為宜。正常水肥條件下,單株留葉為16-18片為宜,現蕾時或第一朵中心花開放時打頂;低肥條件適當減少留葉數和提前打頂,并配合適用葉面肥;高肥條件適當增加留葉數和延遲打頂。
1.3提高成熟度
煙葉田間成熟度與烤煙上部葉品質密切相關,隨著上部葉成熟度的提高,上部葉結構更為疏松,總糖和還原糖含量增加明顯,香氣質和香氣量增加,煙堿逐步分解。上部葉的采收時期為煙葉主色調呈黃色、葉面有明顯成熟斑、主脈變白發亮時。欠熟的上部葉烘烤后葉片較厚,僵硬,且在烤制過程中易出現烤青、烤黑等現象,導致上部葉品質和可用性嚴重降低。
2、采烤方式
目前針對上部葉的采烤方式主要有兩種:常規采烤和上部4-6片葉一次性采烤,而一次性采烤又包括一次性采葉烘烤和帶莖烘烤兩個方面。上部4-6片葉一次采烤較常規采烤煙葉葉片略薄、單葉重減輕、比葉重、葉片密度下降、組織結構疏松且烤后煙青筋、掛灰等現象減少。而一次性帶莖烘烤更能明顯提高煙葉的外觀質量、增加還原糖、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煙葉的總氮、煙堿含量,評吸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均價和上中等煙比例得到提高。這可能是由于烘烤過程中莖稈中水分向煙葉轉移,細胞內酶活性高,物質轉化充分所致。
3、烘烤工藝
恰當的烘烤不僅能夠提高煙葉外觀質量,還能有效改善內在化學成分,因此,適宜的烘烤環境也是提高上部葉可用性的重要因素。烤煙上部葉葉片較厚,結構緊密,水分含量少,淀粉、蛋白質等大分子有機物含量高,因此在調制時要適當延長變黃期時間,使煙葉充分變黃,促使煙葉內的物質向協調有利的方向轉化,從而提高煙葉的可用性。對易烤青的上部葉宜采用“低溫低濕變黃、溫火兩拖”的烘烤策略;對易掛灰的上部葉則以“低溫低濕變黃,低溫脫水定色”的烘烤策略為宜。此外,采用半晾半烤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烤煙上部葉的調制質量,降低淀粉含量,改善化學成分協調性,且還能縮短烘烤時間,減少燃料消耗,降低成本。
提高上部葉質量和可用性是一項系統工程,農藝措施是基礎,采烤方式是核心,烘烤工藝是關鍵。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