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大那個娃娃出去打工了,小的那個娃娃在外地讀書,我家里的16畝土地要是都種煙,忙不過來的,找人來幫忙,也賺不得多少錢,再過幾年我也種不動煙了。”五十多歲的農民謝祥云一臉憂郁的說, 他是云南省羅平縣幸多祿村人。
現狀:煙葉生產的隱憂
勞力不足、比較效益不高是大多數煙區不容忽視的問題,即便在云南,當前煙葉生產仍處于傳統、低效、勞動密集等為主要特征的階段,且隨著煙區經濟社會發展還呈現出農村勞動力轉移、種煙成本上升、種煙比較效益逐年下降的趨勢,嚴重制約著煙葉生產的可持續發展。煙葉生產減工降本增效,已成為當前煙葉工作的迫切要求和主要任務。
對策:生產方式的變革
“只有深入推進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積極轉變煙葉生產方式,推進煙葉生產方式現代化進程,才能走出一條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之路。”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局長、總經理余云東的話擲地有聲。
2011年末,云南省局(公司)最終決定在羅平縣開展煙葉生產方式現代化示范區建設,并下派駐點工作人員。隨后,省市縣公司人員聯合組成示范區建設指揮部。
羅平縣地處云南省東部滇、桂、黔三省(區)結合部,素有“滇東門戶”、“滇黔鎖鑰”、“雞鳴三省”之稱,風光旖旎,自然條件優越,被吉尼斯授予“東方天成花園”稱號,是云南省局(公司)確定的“煙葉黃金走廊”區域。2011年羅平種植烤煙21.21萬畝,收購74.79萬擔。
“省局(公司)決定在曲靖市羅平縣開展煙葉生產方式現代化示范區建設,是對我們的關心和厚愛,這不僅考慮到我們是全國最大的地市級煙葉產區,更是基于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考慮。全市上下一定凝心聚力,全面抓好示范區建設。”云南省曲靖市煙草專賣局局長吳立著充滿信心的說。
開展煙田土地整理
支撐:“十大”工程的確立
煙葉生產方式現代化示范區建設就是要在創新煙葉生產組織、管理和服務方式上有新突破,使總體畝均用工控制在15個以內,切實提高煙葉生產水平和效益,實現煙葉生產持續發展。
翻開云南省公司下發的《云南省羅平縣全面推進煙葉生產方式現代化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圍繞“減工、降本、增效”的目標, “十大”工程支撐體系呈現眼前: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全程農機覆蓋工程、合作組織建設工程、專業服務普及工程、職業煙農培育工程、科技創新應用工程、優化結構保障工程、烘烤效能提升工程、散煙收購推進工程、信息集成管理工程。
通過實施“十大”工程,實現煙葉生產方式現代化,切實解決煙葉生產環節用工多、勞動強度大、用工成本不斷攀升、種煙比較效益下降等問題,扭轉部分煙區煙葉種植規模不斷縮減的趨勢。
曲靖市局(公司)局長、經理吳立著(右一)指導示范區建設
推進:有條不紊的展開
2012年1月4日,羅平縣飄落第一場雪,冬天還沒有離去,但在幸多祿2萬畝土地整理的煙田里,數十臺大型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的隆隆轟鳴聲,像春雷一樣催生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穿梭在田間的機械去小埂留大埂、小塊地合并成大塊地,陡坡變緩坡、緩坡變微坡,機耕道路、溝渠雛形逐步顯現。在土地整理現場,曲靖市煙草公司副經理劉永軍說道:“滿足機械作業要求、滿足設施配套要求、滿足基地單元要求、滿足合作組織要求、滿足觀光農業是我們的原則,通過土地整理綜合配套基礎設施,促進土地流轉,宜于煙田機械化作業、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
2月5日至8日,曲靖市召開了2012年煙草農用機械選型會議。在展示現場,自動裝盤機、剪葉機、各型拖拉機、深耕起壟機、移栽機、覆膜機、中耕培土機、編煙機、直升植保作業機等167個型號的農機具設備登臺亮相,實作展示,邁出了全程農機覆蓋工程農機配置的第一步,為全面推廣應用農業機械,大力發展農機專業服務組織,建立健全煙草農業機械推廣服務體系埋下了伏筆。
龍年春節剛過,羅平縣“雙囍”烤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翁建雄迎來了合作社節后的第一批客人。云南省市煙草公司的駐點人員就集約化經營、土地流轉、規模種植,以及提高生產組織化程度,提高合作組織生產水平出謀劃策。“我們對合作社的39個內部管理制度和工作職責進行了修改完善,這是我們匯編的《羅平縣雙囍烤煙專業合作社管理手冊》。”羅平縣煙草分公司經理浦勇邊說邊把管理手冊遞到翁建雄手中。
合作水平不斷提高的雙囍合作社
示范區建設專業服務普及工程是按照“服務內容全覆蓋、全過程,服務設施保質量、上水平,設施投入普惠制、廣受益”的要求,積極發展全過程、全方位、全覆蓋的專業服務體系。為此,羅平煙草人行走在鄉村街道,厚厚的文件夾里記錄了廣大煙農提出的問題與建議,為進一步完善合作社的服務標準、服務內容、服務范圍和管理制度奠定了基礎。
在羅雄鎮中和村委會中寨村,羅雄煙站職工方瓊正在對烤煙育苗服務協會會員和村委會相關人員進行育苗前培訓,她細致講解今年的種煙政策、品種規定以及根據今年氣候情況提出的育苗技術要點。運用煙農學校和農函大兩個載體,采取培訓班、群眾會、現場會等形式,利用技術手冊、科技短片、煙草E通、電話咨詢四種方式,培養一支“以煙為主,精于種煙,樂于種煙”的職業煙農隊伍,使煙葉種植向“以煙為主、精于種煙”和“技術好、素質高”的職業煙農轉移。
合作社人員對田間作業機進行日常維護
科技創新應用工程的目標在于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健全科技推廣體系,集成先進生產技術,減少煙葉生產投入,降低煙葉生產成本。曲靖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技術中心專家組圍繞確定的攻關方向和課題,針對煙葉生產環節用工多和影響煙葉產量、質量的重點技術因素進行科技攻關,
極探索訂單生產,在羅平羅雄基地單元積極開展優化煙葉結構訂單生產試點,邁出優化結構保障工程新步伐。羅平分公司正在與廣東中煙、中國農科院煙草研究所協商溝通訂單生產試點建設相關事宜,中國農科院煙草研究所正在根據“雙喜”品牌發展需要制定生產技術方案。羅平縣10個種煙鄉(鎮)、122個村委會都有清晰的優化煙葉結構工作任務。全縣共制作發放告煙農通知書8145份,制作宣傳標語350條。制作告煙農通知書錄音光盤122份,并在縣電視臺進行循環播放,同時逐村召開了群眾會,對優化結構政策進行廣泛宣傳。
技術人員查看從意大利引進的全自動烘烤設備
新年以來的10多天,6名“老外”在“雙囍”烤煙專業合作社烤房群里,安裝調試從意大利引進的3座全自動和3座半自動烤房。這6座烤房更多體現了對烘烤效能提升的嘗試。烘烤效能提升工程將大力推廣新型煙夾和編煙機,科學設計裝煙工具,積極探索散葉烘烤,增加裝煙密度,優化烤房群功能區布局,推行流程化作業,提高作業效率,使單座和群組烤房烘烤能力增加20%以上,烘烤成本降低10%左右,降低能耗,節約成本。
在羅雄煙葉收購點,散煙收購推進工程按照“完善配套分級區、定級區、工業企業確認區等功能區域,建設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散煙收購點”的目標,正緊鑼密鼓的改造散煙收購線及配套功能區。5月底全面完成改造工作后,將推行散煙收購,通過提高專業化分級服務水平,指導煙農按部位、按色組定量打捆,約時定點交售煙葉,并采用循環傳輸帶對煙葉進行傳輸,實行流水作業,降低煙葉損耗,實現核心示范種植園區100%散煙收購,提高煙葉等級質量。
以曲靖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信息中心人員組成的工作小組,從技術、應用、管理層面實施信息集成管理工程,為形成統一的煙葉生產方式現代化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加班加點。該平臺將集成整合農機作業服務、工商合作管理、煙農專業合作社等八大業務子系統,將信息化貫穿煙葉生產收購管理全過程,做到煙葉生產收購全程可控、可查、可追溯。現已整合煙站(單元)管理、電子結算、優化煙葉結構三個業務系統,目前正在對生物綜合防治指揮、工商合作管理、煙農專業合作社、農機作業服務四個業務系統展開需求調研,準備基礎數據,制定接口標準工作。
后 記
建設目標已經明確,工作措施已經清晰,推進號角已經吹響,羅平煙葉生產方式現代化示范區建設,使命光榮,任重道遠。但我們堅信:云南煙草人已經起航,前進的步伐就不會停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