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農民篇】保障煙農利益用收入說話
編者按:
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尊重和保護農民以土地為核心的財產權利;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要充分考慮農民的利益,是溫總理講話中提到的又一重點。羅平煙草在土地流轉過程中詮釋了對農民利益的深度思考。
在我國,煙葉種植區大部分位于山區丘陵地帶,農業設施裝備條件薄弱,科技創新及成果推廣與平原地區有一定差距。多年來,煙草行業堅持“始終把煙農利益放在心上”,致力于改善煙葉種植區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土地無法有效集約,無論是在烤煙還是其他產業,反映出來的問題都比較明顯。種植烤煙的云南、貴州、四川、湖北、湖南、福建等地,也是土地最分散的地區。怎樣實現土地的有效流轉,實現集約化經營,羅平煙草提出了“政府引導,銀行信貸,煙草扶持,煙農自愿,集約經營”,成為一種方向,更是一方藥引。
中低產田改造
隨著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二、三產業的迅猛發展,農業經濟沿襲了幾千年的“優勢”和“劣勢”彼消此長。羅平煙草人清醒地認識到,羅平煙葉的經營理念、生產模式必須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發展現代煙草農業首先要進行以土地流轉為基礎的組織模式變革,大力改變千百年來一家一戶的分散種植方式。
積極探索土地有效流轉的規模化種植,羅平縣制定規模化種植補貼優惠政策,向適度規模種植煙農和連片輪作煙田傾斜,充分調動農民進行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種植的積極性。促成種植大戶自己協商租用和調換土地、村委會協調連片流轉、土地入股整合后發包等土地流轉形式,將宜煙土地集中到合作社。使戶均種植面積更大,規模化程度更高,專業化服務范圍更廣,煙農得到的實惠也更多,成為發展現代煙草農業的基礎性保障。
前茬作物油菜花秸稈還田
發展大戶
規模種植 提高種煙收益
由于農民大量外出務工等原因,減少了對土地的依賴,特別是羅平有一批懂技術、會管理的煙農,他們種煙積極性強,擴大種煙規模的愿望強烈。加上羅平壩子較多,壩區地勢平坦,連片種煙區域寬廣,非常適宜機械作業,對促進土地流轉的規模化生產較為有利。
在羅雄鎮外納村,村委會統一租地3100畝,把2500畝租給6位種植大戶,余下的600畝由村主任帶頭種植。
據羅雄鎮幸多祿村委會支部書記王建國介紹,“幸多祿村以前是老煙區,由于技術水平不高、效益不好,已多年沒有種植烤煙,現在租出2530畝土地,讓有技術有經驗的人來種植,我們可以照著學習,帶動本村烤煙的發展。”
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宣傳發動、政策推動,羅平縣土地流轉以20至50畝的大戶為基礎,采取滾雪球的方式,充分發揮示范帶動效應,促進互助組、專業戶和家庭農場發展,逐步形成了適合中國農村生產力水平的具有羅平特色的種煙梯級結構。把規模化種植、專業化服務和機械化作業有機結合,解決種煙勞動強度大、用工多和生產成本較高等難題,提高了種煙收益。
據悉,羅雄鎮從2008年開始土地流轉,引導發展種煙大戶,取得了可觀的效益,現種煙大戶畝均用工17.9個,比傳統生產33.5個減少了15.6個,畝均用工成本減少了546元,畝均產量可達150公斤,比傳統生產畝增10公斤,畝均產值增加155.1元,純收益增加300元以上。
整齊劃一長勢良好的煙葉
土地流轉
變農為工 行業與煙農創共贏
羅平縣羅雄鎮幸多祿村委會的516戶農戶,在2011年年的烤煙生產中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把自己的1860畝土地交由羅平縣羅雄鎮雙囍烤煙專業合作社集中經營,走按股份分紅、到自己土地上打工賺錢的路子,實現了農民向“農業工人”的轉變。
“今年,我把家里的16畝土地租給了合作社,就在合作社里打工,在家門口就能領到工資、賺到紅利,收入與往年相比翻了一番。”提起今年的收入,羅平縣羅雄鎮幸多祿村委會農民謝祥云笑逐顏開。
對幸多祿村委會的農民來說,最大的感受是自己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前是為自己種田,現在是到合作社上班。與前幾年相比,他們的收入大大改善。村子外出打工的農民80%都回到了家里,以謝祥云一樣的方式成為了“農業工人”。
“按時上下班,每月拿工資,原來的農民變成了農業工人。”合作社理事長翁建雄介紹:“從育苗到分級扎把,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不少人手,這些工人都是周邊的農民。”土地流轉成為幸多祿村委會農民轉變為農業工人的先決條件。土地流轉后,農民有了固定的土地流轉收入,為農民變成農業工人提供了條件,不少農民成了合作社的固定員工,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合作社經營。
近年來,在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向縱深推進、打造“三化”建設先行區進程中,羅平縣依照“依法、有償、自愿”的原則,推行煙農自發租賃或置換土地、村委會協商流轉及土地入股等多種形式流轉土地,讓低產低效、閑置無產等眾多小戶的土地集中到了有實力、有專業技術、有一定管理經驗的大戶手中,從而實現了讓煙農小戶收租、大戶賺錢,讓行業提升發展的多贏局面,實現了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目標。
2012年3月26日羅平縣舉辦強化農機機手培訓,打造新型農機隊伍農機手培訓會
通過實施“1234”培育規劃(從每戶煙農中培育職業煙農1名,每月對職業煙農培訓2次,每50戶職業煙農配備專職烤煙科技員3名,每年從1000名職業煙農評選標兵4名),努力培養一支“以煙為主,精于種煙,樂于種煙”的職業煙農隊伍。運用煙農學校和農函大兩個載體,采取培訓班、群眾會、現場會三種形式,利用技術手冊、科技短片、煙草E通、電話咨詢四種方式,進行重點環節的培訓。正在建立職業煙農檔案,實行個性化管理和服務;制定職業煙農扶持政策,在生產物資上給予傾斜,在技術指導上優先服務,在風險防范保障上增加額度。
羅平分公司在深入推進現代煙草農業建設中,本著“切合實際、形式多樣、先進實用、注重實效”的原則,制定了職業煙農培訓規劃,創新培訓方式,優化培訓內容,積極探索培育新型職業煙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精心打造以煙為主、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煙農隊伍,使煙葉種植向“以煙為主、精于種煙”和“技術好、素質高”的職業煙農轉移,最終實現煙葉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羅雄鎮幸多祿2.16萬畝核心示范區全面開展土地整理工作
?
相關鏈接:
?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