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湖北日報》報道??? 湖北恩施,一片綠色的土地,森林覆蓋率高達67%;恩施,又是一片貧困的土地,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僅3938.5元,較全省低2900多元。
怎樣發揮當地的生態優勢,走出一條脫貧致富的路子?恩施現代煙草農業作出了可貴的探索。
煙水工程更是民生工程
6月末,記者來到響板水庫,只見一泓碧水,倒映青山。通至壩頂的引路上,工人們正在給路面鋪柏油渣。
這是一個改擴建工程。國家煙草專賣局投資3000多萬元,地方政府配套1500萬元,將水庫庫容擴大了3.15倍。
據恩施州煙草公司的同志介紹,從水庫延伸出的主管道,長達30余公里,解決了恩施市4個鄉鎮(辦事處)15個村75個村民小組的煙田灌溉和煙農的飲水問題,覆蓋人口6.2萬人、牲畜近3萬頭,設計灌溉面積近7萬畝,其中基本煙田保護面積3.16萬畝。
離響板水庫約1公里的張家槽村農民黃政安,抓住機會,將自來水管裝到了家門口,87畝煙田也全部裝了噴灌水管?!霸僖膊挥贸跃?#xff0c;再也不用拉水抗旱了?!彼t腆的面容中,透出幾分知足。
恩施境內河流眾多,水能蘊藏豐富,看似不缺水。但其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卻讓大部分水滲漏于無形。全州150萬畝基本煙田,約1/3的面積缺水。不少農民要從數十里外找水吃。
州委、州政府統籌考慮,一直將煙草作為扶貧的支柱產業重點扶持。他們整合水利、扶貧等各渠道資金,重點加強煙水配套等基礎設施建設。目前,煙水配套工程,共投資8億元,讓120多萬畝農田受益。
規模基地提升扶貧效果
驅車恩施州舞陽辦事處陽鵲壩村,沿公路兩旁,綿延數公里都是煙田,據稱面積有3000畝。如此連片規模,在山地農業中十分少見。
種煙大戶廖康頂,正帶著14個幫工采收煙葉。請這么多幫工,每天工資開支近千元,這在以前,他想都不敢想。
老廖笑瞇瞇地介紹,以前4畝多責任田,只種包谷、紅薯。除了填飽肚子外,多余的糧食用來喂豬。平常年景,賣豬的現金收入只有一萬多元。去年豬價好,也只有3萬多。今年村里平整土地,移走石頭,自己的田憑空多出3畝。加上租來20多畝土地,一共種了26畝煙。按目前的長勢看,收入估計有7萬多。
村支部書記廖康波告訴記者,陽鵲壩村以前是重點貧困村,去年人均純收入僅3712元,常年外出務工人員900人。今年組織大伙種煙,3400畝耕地,種了1800畝煙,有250多人返鄉。僅煙葉稅一項,村集體可增收50萬元。按保守產量估計,今年村民人均純收入可達6000元。
煙葉產業已成為恩施州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省煙草專賣局局長趙全意介紹,2006年至2011年,恩施州年均煙葉種植面積56.88萬畝,累計收購煙葉850萬擔,煙農累計實現種煙收入51.74億元,戶均種煙年收入超過2萬元,煙農種煙收入占其年總收入的72%左右。
專業合作社牽引力大
我們在望城坡村找到向開華時,他正與妻子一道,帶領4個幫工為煙田起壟、澆水抗旱。
站在望城坡山頂,回頭看得見恩施城區的繁華。近處煙田旁,有一排新建的民居,干凈漂亮。如不細問,還真不知道這以前是個窮地方那時候,村民吃水靠坑集,日用品靠馬馱,山上茅草多,村里光棍多。向開華呢,就靠趕著馬幫販點日用品過日子。
成立合作社、土地整理,望城坡種上了煙草,向開華也加入望城現代煙草農業專業合作社,算是個小包工頭。他從當地煙葉公司包種了90畝煙田,公司承擔種苗、肥料、農藥等開支,提供技術指導,他負責召集務工者按要求干活。種煙用工多,時常有四五十人跟著他一起干活。去年,他支付的工資有19萬元?!耙惶旃べY70元,中午還包餐飯。今天中午吃的是臘肉火鍋,土豆片、黃瓜、金針菇,飯管飽。”63歲的老漢陳光菊覺得,加入合作社比自己種田要好,“以前一年只能收1900元,現在達到了4800元?!?/p>
在望城坡,這樣的專業合作社有兩個,入社社員335戶,涉及3個鄉鎮。去年,這兩個合作社共發放工資498萬多元。合作社副理事長李方明指著一份工資發放表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已發放工資56萬多元,“現在才進生產旺季,工資大頭都在后面呢?!?/p>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