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2011年12月4日至15日,湖北省恩施州新型煙農調查由恩施州煙草公司辦公室牽頭,生產科主導,依托縣市煙葉分公司進行全面展開針對全州新型煙農進行抽樣調查,形成了103份個體調查報告(含辦公室3份報告)。16日至31日,辦公室、生產科對所有調查報告和調查素材進行了初步審核,并要求縣市煙葉分公司按照要求進行整改。結合所有個體調查報告,根據調查情況進行了全面匯總分析,并采用統計學、信息學原理對相關數據進行了全面分析對比,后于2012年1—2月進行修正,形成如下綜合報告。
調查背景
2006—2011年的近六年中,恩施兩煙種植面積年均近55萬畝(烤煙39.19萬畝,白肋煙15.4萬畝),煙農總數年均8.05萬戶(烤煙煙農3.81萬戶,白肋煙煙農4.24萬戶),兩煙生產量年均143.2萬擔(烤煙97.63萬擔,白肋煙45.63萬擔),兩煙收購量年均141.32萬擔(烤煙97.68萬擔,白肋煙43.63萬擔),農業生產值年均8.6億元(烤煙6.56億元,白肋煙2.05億)。而在2011年目前恩施全州煙葉面積58.67萬畝(烤煙41.8萬畝,白肋煙16.87萬畝),煙農總數6.22萬戶(烤煙煙農2.55萬戶,白肋煙煙農3.70萬戶),兩煙生產量155.5萬擔(烤煙100.5萬擔,白肋煙50萬擔),兩煙收購量年均141.32萬擔(烤煙106.7萬擔,白肋煙48.65萬擔),農業生產值12.15億元(烤煙9.34億元,白肋煙2.81億)。
2006——2011年恩施全州煙葉生產情況統計表
單位:畝、戶、擔、元
其中以職業煙農(烤煙種植面積20-50畝,白肋煙3-5畝,種植年限5年以上,種植水平較高,以家庭農場為主,畝產值2000元以上)、種植大戶(烤煙面積50-100畝,白肋煙面積10-20畝)、家庭農場主(烤煙種植面積在100畝以上,白肋煙20畝以上,以雇工為主)、技術員領辦農場主(以技術員自主經營的煙葉農場,烤煙種植面積100畝以上,白肋煙面積20畝以上,以雇工為主)四類新型煙農為雛形的現代煙農占據比例不斷上升。
2009-2011年湖北省恩施州煙農隊伍結構圖
從數據可以看出,煙農總量呈現不斷下降趨勢,傳統煙農逐步降低,新型煙農逐步上升。總量發生的變化,說明在現代煙草農業大力推進過程中,傳統煙農觀念正在發生深入變化,新型煙農與傳統煙農基本呈現反比趨勢。2010-2011年,職業煙農上升比例分別為-2.8%19.83%、,種植大戶上升比例17.24%、2.51%,家庭農場上升比例56.33%、9%,技術員領辦農場上升比例為33%、412.5%,新型煙農總量上升比例為-19.44%,37.58%.
初步統計,2009年到2011年間,全州煙農隊伍從9.26萬戶銳減到6.22萬戶,而新型煙農迅速從7061戶上升到7826戶,新型煙農比例從0.76%上升到12.58%;煙葉面積從57.42萬畝上升到58.67萬畝,新型煙農種植面積從8.41萬畝上升到12.13萬畝,面積比例從14.46%上升到20.67%; 煙葉產量從141.32萬擔上升到155.5萬擔,新型煙農產量從31.7萬擔上升到45.24萬擔,產量比例從22.43%上升到29.09%;生產值從9.18億元上升到12.15億元,新型煙農生產值從2.81億元上升到3.91億元,比例從30.61%上升到32.18%。
由此可以看出,隨著現代煙草農業的深入推動,新型煙農不斷自我轉型,自我發展,在煙農隊伍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不僅在煙農總量中的煙農比例,種植面積、面積比例、產量比例、產值比例、生產總值不斷上升。因此,通過開展百戶新型煙農調查,真實了解新型煙農發展現狀,翔實掌握新型煙農的種植意愿對于穩定和發展新型煙農隊伍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調查內容設計
調查樣本選擇
為真實了解這些新型煙農的真實情況,根據州公司領導部署,辦公室,生產科在全州范圍內抽取了100戶新型煙農作為樣本進行初步調查分析。加上辦公室原調查的三戶,共調查103戶。
2011年百戶新型煙農調查取樣分布表
單位:戶
調查基本要求
1.調查方法。各縣市煙葉分公司根據州公司制定的調查方案,對全州103戶具有代表性新型煙農進行調查,由調查人員采取座談的形式,與煙農進行面對面調查,并按照統一設計的調查表格逐項調查填寫。
2.調查對象。職業煙農(烤煙種植面積20-50畝,白肋煙3-5畝,種植年限5年以上,種植水平較高,以家庭農場為主,畝產值2000元以上)、種植大戶(烤煙面積50-100畝,白肋煙面積10-20畝)、家庭農場主(烤煙種植面積在100畝以上,白肋煙20畝以上,以雇工為主)、技術員領辦農場主(以技術員自主經營的煙葉農場,烤煙種植面積100畝以上,白肋煙面積20畝以上,以雇工為主)
3.調查內容。煙農基本情況。包括煙農姓名、文化程度、種煙年限,2011年煙葉生產情況;(家庭收入組成,種煙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種煙成本收益情況。物資成本,用工成本,土地租金,專業化服務,運輸費用,農機、烤晾房折舊等;煙草補貼投入情況;滿意度調查。對煙草部門技術服務的滿意度,煙葉收購滿意度,合作社建設的滿意度,開展的專業化服務滿意度,對合作社建設的改進意見和建議等方面進行調查;種煙意愿調查。種煙緣由,煙葉種植規劃,煙葉生產過程中的困難,希望得到的幫助,對煙草的意見或建議。
新型煙農基礎分析
新型煙農年齡結構
全州百戶新型煙農平均年齡在42歲趨近中年,同比2009、2010、2011年三次進行的百戶煙農調查,平均年齡年輕3-5歲。其中,年齡最大是67歲,白肋煙年齡最大煙農是65歲。
新型煙農年齡與傳統煙農對比分析
單位:%
其中,80名烤煙型新型煙農平均年齡在41歲,23戶白肋煙型煙農平均年齡在47歲。
新型煙農種植年限結構
全州百戶新型煙農平均種植年限在18.06年。種植最早的煙農是巴東縣野三關鎮玉米塘二組的張喜翠,她在1970年就開始種植煙葉,迄今42年。
新型煙農種植年限結構分析
2011年新煙農7戶,占6.8%,種煙年限2-5年的有15戶,占14.56%,種煙年限6-10年的7戶,占6.8%,種煙年限11-20年的21戶,占20.39%,種煙年限20年以上的53戶,占51.46%。其中,烤煙新型煙農平均種植年限在15.73年,種植時間最長的煙農種植年限在34年;白肋煙新型煙農平均種植年限在21.04年。
種煙年限統計對比分析表
單位:%
與前三次煙農調查情況相比,種煙5年以下新煙農增多,種煙20年以上的職業煙農增加。隨著老齡化的不斷上升,他們的種煙經驗如何傳承并與現代及時結合更值得關心。例如,宣恩煙農冉運富對于死煙的秘訣居然是陽塵,基本上是非常有效的簡單“秘方”。
新型煙農性別比較
本次調查中,女性煙農為4人(白肋煙、烤煙分別2人),男性煙農為99人(白肋煙、烤煙分別68、21人),分別占調查樣本的3.88%,96.12%。“男性為主,女性為輔”的性別結構,說明了恩施州煙葉種植勞動強度大。新型煙農中,男性年齡結構逐步偏大(年齡最大的是67歲),女性煙農年齡最大的是56歲。
新型煙農文化結構
本次調查中,小學文化程度14戶,占13.59%,初中文化49戶,占47.57%,高中及中專文化38戶,占36.89%,大專文化2戶,占1.94%。
新型煙農文化結構比例調查
單位:%
對比前三次調查結果,新型煙農中基本沒有文盲,說明了現代煙草農業對文化結構的影響逐步增大,也體現了與傳統煙農最大的差異化。傳統煙農由于受到經濟條件的需要,對于文化要求的門檻沒有限制,而新型煙農的轉型則需要具有初步甚至是中高等文化才能適應新型煙農向現代煙農轉變,說明了要推動新型煙農進一步向現代煙農轉型,是隨著現代煙草農業發展要求而逐步提高門檻要求的。
種植情況
種植面積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