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隨著重點品牌的加速發展和卷煙結構的快速提升,對高等級煙葉需求量加大,如何優化煙葉結構提高有效供給能力,不適用煙葉的處理問題就顯得日益突出。不適用煙葉處理是優化煙葉等級結構,提高優質煙葉有效供給能力,實現“卷煙上水平”的一項重大舉措,其目的是以滿足卷煙工業需求為出發點。做好煙葉生產工作,更好地和卷煙企業銜接,為卷煙工業提供更多的高等級煙葉。
如何做好不適用煙葉處理的工作?筆者認為做好不適用煙葉處理的關鍵在煙農,煙農是煙葉生產各環節中最活躍的因素,也是煙葉生產環節的執行者,煙農理解、認可并認真執行是做好不適用煙葉處理的重點和關鍵,要做好不適用煙葉處理得到煙農認可需過以下“五關”。
一是宣傳關,“政策未行,宣傳先動”,特別是新執行不適用煙葉處理的煙區,更要做好宣傳發動工作,有些煙葉技術員在不適用煙葉處理的宣傳上,簡單粗放,就說今年煙葉的腳葉和頂葉不收,搞的煙農莫名其妙,而不是耐心的做好宣傳工作,這樣可能造成工作上的誤會。我們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電臺等新聞媒體,發放《致煙農朋友的一封信》、召開村民小組會、煙農合作社會等方式,將優化煙葉結構的政策和處理不適用煙葉的補貼政策切實宣傳到每位煙農,做到家喻戶曉,讓煙農充分認識到做好不適用煙葉是一項惠農政策,取得煙農的理解和支持,調動煙農積極性,讓煙農自覺、自愿去做,為做好不適用煙葉營造良好氛圍。不適用煙葉處理是市場的選擇的結果,也是煙草發展的必然。需要整個煙葉產業鏈的利益各方、政府等相關部門和行業的理解和相互支持,特別是要讓煙農理解和支持才能使這項政策得到有效實施。因此,要把今年“上等煙和中等煙提價20%,低次等煙價格幾乎不變,或是提價很少,田間處理兩片底腳葉和1~2片頂葉每畝補貼60元”,“低次等煙沒有價外補貼,兩青五雜限制或是不予收購”的政策進行廣泛宣傳,讓煙農充分理解和積極支持,算好處理與不處理的經濟賬,并自覺自愿地在田間清除不適用煙葉。
二是心理關,“我都種了二十多年的煙了,一直都是這樣做的……”這是煙農常說的一句話,這也說明一些思想在煙農的頭腦中已經根深蒂固,煙農按照自己的習慣種煙,在心理上認可才會接受新的種植方法,在采收這個環節,煙農的老方法除了極少確實認為沒有烘烤價值的煙葉扔掉以外,采收的鮮煙葉不管好壞都是全部上炕烘烤,在上竿的時候一些老葉,斷了半截的煙葉都全部上竿進行烘烤,但是現在卻要把一些在煙農以前認為“有烘烤價值”的煙葉處理掉,還要過煙農的心理關,過心理關要幫煙農算好處理和不處理的經濟帳,按烤煙種1000株/畝計算,一般采收2片下部葉至少需1個工,采收1—2片頂葉至少需1個工,按80元/工日計算,需人工成本160元/畝;正常烘烤, 每斤干煙下部葉需煤3斤、頂葉需煤2斤(畝平25斤左右干葉計算),按當前1100元/噸煤計算,需耗煤成本41.25元/畝,烘烤工資畝平50元,分級扎把畝平工資50元,用工和用煤成本二者合計達到了301.25元/畝,而一般收購價值只有(25斤*5元)125元/畝,收入比成本每畝少176.25元,實在是不合算。因此,打掉和棄烤不適用煙葉,節約用工3個、節約用煤75斤/畝,并可按規定獲得相應的現金補貼60元,按照經濟學的基本思維,當某件事的成本大于收益的時候,做這件事就是虧損的,沒有價值去做,因此我們要幫煙農算好經濟賬、勞力帳、環境帳,讓煙農邁過不適用煙葉處理的心理關。
三是執行關,做好不適用煙葉處理關鍵在執行,在執行過程中縣煙葉公司為實施主體,各煙草站為責任主體,煙葉收購組具體執行,煙農是操作者。層層落實、強化管理、精心組織,確保目標任務的完成。可按以下方法進行操作:(1)政策宣傳:煙葉站與鄉鎮(辦事處)、村組抽調人員組成工作組,進村入戶深入開展宣傳工作,通過新聞媒體、告煙農通知書、張貼告示、宣傳標語、召開煙農培訓會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2)簽訂協議:鄉鎮(辦事處)與村委會簽訂責任狀,明確不適用煙葉田間處理的目標任務、工作責任、考核內容與獎勵辦法等;煙葉站與村委會簽訂協議,明確不適用煙葉的處理數量、處理要求、處理方式、清除時間及工作經費考核驗收辦法等。(3)制定方案:以村委會為單位,制定不適用煙葉處理方案,并報鄉鎮(辦事處)和煙葉站審批備案,做到一村一案。(4)造冊登記:煙草站和村委會對作業單位內不適用煙葉田間處理的農戶編號、農戶姓名、種植地塊、種植面積、處理部位、處理數量、處理方式、處理日期、責任人、專賣監管人員等進行清查核實并登記造冊。(5)建設處理設施:煙葉封頂時,在煙站監督指導和村委會、合作社的組織下,根據不同處理方式建設相應的處理設施。(6)張榜公示:以行政村為單位,分別在底腳葉和頂葉清除前10天,進行不適用煙葉清除信息公示;公示內容包括清除時間、銷毀地點、銷毀標準及農戶、面積、地塊、責任人等信息。公示時間7天。(7)發放通知書:統一制作不適用煙葉田間處理通知書,明確不適用煙葉田間處理的時間、數量、標準等信息,在公示結束后3天內,發放到煙農手中。(8)統一清除:兩片底腳葉在移栽后60天左右開始清除;一片頂葉采烤上部最后4-6片時棄烤。(9)檢查驗收:煙葉站按照協議規定,對不適用煙葉田間處理情況進行檢查驗收,鄉鎮(辦事處)對村委會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分為兩個階段,腳葉清除為一個階段,頂葉棄烤為一個階段。(10)結果公示:煙葉站檢查驗收結束后,對驗收結果進行公示,公布補償標準,補償煙農姓名、補償金額及監督電話,公示時間7天。(11)記錄存檔:煙葉站建立銷毀時間、銷毀地點、銷毀數量、責任人等內容的檔案,對相關表冊、圖片、影像資料分類整理歸檔,實行痕跡化管理,做到過程可控、可追溯。(12)兌現補貼:根據檢查驗收結果和煙葉交售情況,按照不適用煙葉處理補貼資金管理辦法兌現煙農補貼。
四是處理關,不適用煙葉處理的總體要求:直接、方便、快捷、經濟、有效,定時、定點、定量,采取適度集中處理與分散處理相結合、村組統一處理與農戶自行處理相結合,鮮煙葉處理不污染環境,不影響田間衛生,田間不適用煙葉消化處理工作,不適用煙葉的處理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一是直接處理掉,主要通過集中處理和分戶處理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重點產區示范區域,采取建非煙物質處理池集中,再由煙草公司統一處理,分散產區,采取以戶為單位挖土坑掩埋、丟棄到遠離水源的山林中任其自然腐爛的方法;二是不適用煙葉再利用,積極探索不適用煙葉再利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1)用作水田肥料還田。在水田附近連片規模較小的植煙地塊,可將不適用鮮煙葉堆捂發酵后施入水田。(2)用作果園、茶園肥料施用。在果園、茶園附近連片規模較大的植煙地塊,煙農在技術員的指導監督下摘除不適用鮮煙葉后,運至預先開挖好的處理池子,將鮮煙葉堆放入池子內,澆上少量的水,分層按每100公斤鮮煙葉加入1公斤生石灰堆捂發酵后用作果園、茶園肥料。同時,開展利用合適的菌種對不適用煙葉進行堆漚發酵試驗,提高肥效。(3)用作非植煙田(地)塊備用肥料。消化處理的鮮煙葉,由煙農運至預先挖好的處理池,在技術員的監督下,分層按每100公斤鮮煙葉加入2公斤生石灰堆捂發酵后作為農家肥施用在非植煙田(地)塊。(4)用作沼氣池原料。有條件的煙農可以將不適用煙葉作為沼氣池的原料。
五是補償關,對煙農不適用煙葉處理的補償要全縣統一一個標準,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煙農的利益無小事,在不適用煙葉處理前就要做好不適用煙葉處理的實施方案,力求煙農能從中得到實惠,做到煙農因為不適用煙葉處理減產不減收,充分調動煙農的積極性,方案力求體現煙農的利益。將不適用煙葉科學的處理后,要積極指導煙農進行大田管理和科學烘烤工作,防止產生次生的不合格煙葉。收購結束后,按照綜合檢查驗收的結果、煙農完成收購合同任務和低次等煙交售比例考核情況核發煙農補償款,補貼資金可通過電子結算系統直接打到煙農的售煙存折中,同時做好最后的兌現金額公示,公布監督電話,便于煙農監督不適用煙葉補償款的兌現。對于檢查和監督過程中,對發現執行不到位的煙農應開具不合格報告,不合格報告應包括不合格的照片、記錄,產生原因,建議糾正措施及完成時間,整改落實情況等等,直至合格后核發補償款。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