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煙田的“三類苗”是指煙苗栽后半個月至20天,大田煙株表現生長遲緩,僵苗不發,葉片顏色泛黃或異常深綠,葉片數在10片以下,且生長勢較弱,沒有生機的現象。煙農常說的“老小苗”就是這類苗。
造成煙田“三類苗”發生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①土壤板結。煙農在起壟時,田間水分過多,濕田較濕,造成起壟后壟體土壤不松疏、板結,栽后煙苗扎根困難,根系不發達,營養吸收慢,煙株無法正常生長,煙株生長發育緩慢。②移栽質量差。煙農在移栽時,沒有打穴或打穴深度不夠,沒有放移栽營養土或營養土不足,煙苗無法接蔸或接蔸慢,還苗期長,造成生長遲緩。③煙田不蓋膜。部分煙農為節約農膜和勞動力成本,栽后不蓋膜。一般煙苗移栽時氣溫不是很高,低溫對栽后煙苗產生一定程度的凍害作用,造成僵苗不發。④栽后不澆水。個別煙農煙苗移栽后,不澆安蔸水,等老天下雨,移栽煙苗缺水失水,沒有得到及時的水分補充,導致煙苗受損,影響正常生長。⑤肥傷造成。少數煙農在移栽時把煙苗栽在了所施的基肥上或者第一次追肥時,水少肥多,肥料濃度過高,造成煙株受到嚴重肥傷,生長發育嚴重受阻。⑥干旱所致。煙苗移栽后,天氣干旱,有時連續好多天不下雨,煙田土壤嚴重失水缺水,煙農忽視管理,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導致煙株不能正常生長。⑦除草劑危害。個別煙農在除草劑施用時,用藥不當,造成藥傷。
煙田“三類苗”的出現造成煙田煙苗生長嚴重不平衡,產量和質量受到嚴重制約,煙農效益受到嚴重影響,極大地挫傷煙農種煙積極性,喪失煙農種煙的信心,影響煙葉產業的持續發展,必須堅決改進,促煙株平衡生長,促煙葉質效的整體提高,增加農民種煙的信心和決心。
改進的措施:①中耕培土,促煙株根系發達。及時中耕,對煙田壟體,特別是土壤板結的壟體,必須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通氣性;按標準培好土,做到煙株四周用細碎土圍實,促煙株不定根的萌發,促整體根系發達,以利營養物質吸收,促煙株有效生長。②清溝瀝水,促煙田排灌暢通。做好煙田中溝、圍溝、廂溝的開取和疏通,做到三溝層次分明,排灌暢通,杜絕或降低煙田干旱和洪澇,給煙株生長創造優良環境。③客土圍蔸,促煙株早生快發。用干凈細碎的客土,配以少量腐熟的農家肥或煙草專用基肥,對生長瘦弱的煙株進行營養土圍蔸,做到煙株莖桿被營養土圍實,但不傷及心葉,促根基部不定根的快速大量生長,促煙株早生快發。④管好水肥,促煙株平衡生長。對瘦弱苗,必須進一步加強肥水管理,適當增加施肥量,施肥方法上做到少食多餐,同時要加足水,水多肥少,避免再次肥傷。干旱田要及時灌水濕壟,保證煙株正常的生理需水,促煙株平衡生長。⑤規范用藥,促煙株健康生長。規范農藥施用,嚴格按技術要求進行農藥施用,做到不產生藥害,又達到防病、治蟲、除草效果,保證煙株正常生長。⑥加強督查,促措施落實到位。切實加強檢查,促各項整改工作和措施的落實到位,促煙葉整體質量水平的提升,保持煙葉生產的有效持續發展。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