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土壤水分是煙葉生長的基礎,也是形成煙葉產質量的基本要素。烤煙需水規律是:伸根期靠底水(土壤中含水量);旺長期水跟上,即要充足水分供應;成熟要適宜水。所以,在大田水分管理上應根據各時期煙株生長特點和天氣、土壤含水狀況恰如其分進行灌水、排水。
一、少澆伸根水
土壤水分對根系生長發育影響很大,土壤水分高,不利根系發育,生根少、扎根淺;土壤適當干旱利蹲苗,可以促進根系扎深、多生根。烤煙伸根期是根系伸展的關鍵時期,是為煙株旺盛生長的準備階段。因此,烤煙移栽后30天內靠底水(定根水)保苗,盡量不要澆水,要控制土壤水分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55%左右,適當干旱,引根尋水,讓煙苗根系多生向縱深發展,為煙株旺長蓄積生長后勁。
二、澆足旺長水
煙株進入旺長期,是生長發育最快,各種生命活動最旺盛的時期,是決定葉數和增加葉面積的關鍵時期,是需要水分、養分最多的時期。此期耗水量占整個生育的50%左右。對水分十分敏感,特別需要供應充足的水分,以水溶肥,滿足煙株地下地上迅速生長發育的需要。此期若缺水,將會導致煙株早花,葉片開秸開片不好,同時容易導致肥效發揮后移,影響烘烤質量,不僅降低煙葉產量,而且降低煙葉品質。這涉及到煙葉產量、質量和效益,要引起高度重視。一般要求田間土壤最大持水量達到80%左右。此時只要田間土壤持水量在65%以下(即手抓煙株根際深10厘米左右的土壤不成團),又是晴朗天氣,就要當機立斷進行灌水,不要因下一點雨水所動搖。一般來說,視土壤墑情,要連續灌水2-3次。第一次是在團棵進入旺長時,第二次在旺長中期,第三次在現蕾期,使煙田土壤表面保持濕潤而不積水,手抓土可成團。
灌水主要方法,把握不產生地表徑流和深層滲漏。目前適用澆灌旺長水的方法有三種:(1)穴灌法,適用于水源不足,運輸不便的丘陵地。基本方法是在靠近煙株4-5厘米處挖10-15厘米深的洞孔,采用點澆或注灌方法給煙株補水,2-4斤\株,后用細土覆蓋。(2)溝灌法:就是抽水或自然水沿著畦溝灌水,水通過土壤毛細管向兩側浸潤。對土壤結構影響不大。溝灌時,水溝不宜過長,水深不宜超過壟高的2/3。溝灌分為單溝灌和雙溝灌兩種。單溝灌就是一溝挨著一溝順溝澆灌,澆完一溝再到下一溝。隔溝灌,是隔一溝灌水。溝灌時可將溝尾堵住,使溝中水分向兩邊煙壟滲透,但不能使壟溝中積水時間過長,特別注意不要大水漫灌,以免肥分損失,土壤板結。(3)噴灌法:這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現代先進灌溉技術。它具有省工、省水、保肥、減輕土壤沖刷、減少病蟲害、防止土壤板結等優點。隨著煙田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強和改善,專業化服務的改善,應大力推廣噴灌。
澆水時間避開中午高溫時進行,炎熱天氣宜在上午10時前和下午4時后灌水。灌溉水使用含氯量低、無污染水源,降低煙葉含氯量,提高煙葉的安全性,生產無公害煙葉。宜用地表水、專用蓄水池,最好不用地下水,尤其是深水機井等的水。
三、重視成熟水
煙田進入成熟期,適宜供應水分,有利于上部葉開片、正常發育、完美成熟;田間有適宜水分,可以避免強光的灼傷而造成的假熟;采收烘烤時葉片有適宜水分,對內含物質的合成積累和轉化等十分有利,有效提高煙葉烘烤質量。成熟期土壤干旱,葉片組織緊密,不能正常落黃,不易烘烤,烤后低次煙多。土壤水分過大,煙葉底烘,也容易造成煙葉返青,難以烘烤,降低煙葉品質。此期土壤要保持最大持水量60%左右,干旱指標為55%,即煙田土壤表面稍濕潤。干旱無雨時可適當灌水。采取隔一行灌一行辦法。雨水多時,土壤濕度大,尤其是低洼田、土質黏重田塊要及時排水,疏通排灌溝渠,防止田間積水。
四、不可忽視田間排水
煙葉生長需要水分較多,但同時對土壤通透性要求也很嚴格。雨水過多易發生病害,積水還會造成煙株死亡。因此,要把供水和排水一樣重要來看待,注重煙田排水,尤其煙田生長的后期,正值雨水季節,不做好排水工作,往往煙田積水過多導致煙葉“底烘”或“淹死”。要在煙田揭膜培高土的基礎上,努力建造煙田排水系統輔以煙田灌溉設施,每塊煙田尤其是低洼田務必要開好三溝(邊溝、腰溝、壟溝),邊溝和腰溝溝寬50—60厘米,溝深比壟溝底5—10厘米,還要開設三溝連接通往下游的大小水渠,多雨天要及時清理溝渠,防止淤塞,雨后田間積水時應及時排除,保持水流暢通,切實做到雨過水干,確保能及時排除田間漬水。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