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針對零售戶銷售本地串碼卷煙,是否應該按照未在當地煙草批發企業進貨定性處罰,各方意見不一。很多人認為銷售的煙屬于當地煙草公司的真品卷煙,就不應該進行處罰。也有的人認為,只要沒有直接在當地煙草公司進貨的卷煙都應該按照未在當地煙草專賣批發企業進貨來定性處罰。下面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談談對此事的觀點與大家分享:
一、誰是批發的主體
顧名思義,具有煙草專賣批發企業許可證的單位是批發的主體。也就是各級煙草商業企業才具有批發資格,零售戶包括那些所謂的銷售大戶,他們持有的是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也就是說沒有批發的資格。貨源來自沒有批發資格的單位和個人,用于銷售了很顯然是未在當地煙草批發企業進貨的行為。
另外,作為批發企業的煙草公司,我們有部分人認為只要是本地煙草公司的煙,就不應該抓。如果這種情況允許進行,那么我們批發企業的主體地位必將受到顛覆。一些銷售大戶完全可以操控市場,造成二次批發,進而擾亂市場價格。
二、串碼行為的起因
造成串碼行為的因素有許多,簡單的分析可以由以下幾種情況:
1、貨源的供不應求。緊俏品牌在數量上無法滿足當地煙草市場實際需求,因此很多商店為了填補空缺,不惜高價從其他商店購進,填充品牌空白。在串碼過程中,零售戶獲利空間不大,串碼的目的是為了通過品牌吸引客源。在工作中我們發現這種情況占串碼行為的比重很大。
2、一戶多店之間的串貨。有的零售戶有幾個商店,分別持有零售許可證,有的商店銷量不大,店主就私自把煙拿到銷量達的店面進行銷售。這種情況有一定的存在,但是數量不是很大,檢查中我們偶爾會遇到類似情況。
3、禮品回收造成的串貨。禮品回收過程一般都是低于煙草公司批發價格進行的,在利益的驅使下,有的零售戶就進行收煙。這種情況多見于煙酒店,特別是節假日期間送禮高峰期。
三、串碼行為的危害
通過對串碼行為的查處來看,串碼行為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滋生大戶控制小戶的土壤。我們在追究貨源的時候,往往都是來自那些所謂的銷售大戶。一旦讓大戶控制小戶,那么在某個區域,市場控制權就會掌握在那些大戶手中。例如過去地下批發市場某些銷售大戶能夠直接擾亂市場,他能夠收煙,也能夠私自放貨,打亂了公平交易市場環境。隨著大戶經濟實力的膨脹,甚至還會出現黑社會性質的團伙操控卷煙市場,嚴重危害社會和諧發展。
2、造成市場價格混亂
我們可能聽過或者見過,某些30元的品牌,在背地里被炒作到100多元。這種炒作源于什么?理由很多,但跟串碼也有一定關系。如果一旦均衡的銷售平臺被打破,那么價格肯定會出現混亂,某些零售戶會通過收煙的形式擾亂市場價格。一旦價格實施造成,我們很難進行管理。
3、容易出現內部違規行為
如果串碼行為我們不管,就會有人想方設法來獲得更多的卷煙,通過各種非法手段謀取暴利。在各種利益的誘惑下,肯定會出現內部員工參與倒賣卷煙的行為。如果內外勾結,那整個專賣管理機制會受到沖擊。一個人完全可以操控整個片區的卷煙分配結構,一個大戶就可以控制整個片區,所有訂貨完全可由一個人說了算。這樣市場就會失去平衡和約束機制,各種矛盾會應聲而起。
4、給專賣管理造成困難
當下,專賣管理面對的違規卷煙主要有假冒卷煙、國外卷煙、外省市卷煙,還有本地串碼卷煙。如果我們放縱本地串碼行為,那么市場勢必造成混亂。
雖然從銷售角度,串碼行為并未影響到煙草公司的銷售。但是串碼行為的肆虐,會給專賣管理帶來很大難度。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我們在實地市場檢查和處理投訴舉報過程經常遇到。
四、串碼行為的處罰依據
根據《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取得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的企業或者個人,應當在當地的煙草專賣批發企業進貨,并接受煙草專賣許可證發證機關的監督管理。
根據這一條,規定了零售戶要想進貨,就應當在批發企業,而不是其他商店。
另外《實施條例》還規定:未在當地煙草專賣批發企業進貨的,由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可處以進貨總額5%以上10%以下的罰款。
通過以上兩條款,應該對串碼行為進行處罰。
工作中,我們遇到過個別人偷換概念的行為。對此我們提出如下觀點:
1、批發企業與其他商店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二者不能混淆。批發企業是具有批發企業許可證的企業,其他商店是具有零售許可證的普通零售戶。
2、銷售串碼卷煙就是未在當地煙草批發企業進貨行為。串碼,就是無法提供合法購進渠道的卷煙。就是未在當地煙草批發企業進貨的行為,無可厚非。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