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之前必要而關鍵的休養生息之后,尤其隨著“總量控制、稍緊平衡”的到位,“增速合理、貴在持續”的強調,都相信今年會很好,對今年的目標很有把握,信心和底氣從年初一開始很足,但即便再樂觀的估計,也不會想到會有這么好。比銷量恢復性增長更令人振奮的是市場生態的修復、品牌狀態的提振以及由此奠定整個行業再一次回歸從容不迫、游刃有余。
單從數據的反映來看,今年的好具有更扎實的基礎、更充分的條件、更均衡的表現。截止11月末,在整體面上接近0.6%的銷量增長、4%的結構提升之下,33個省級市場有28個保持“量價齊增”,有7個實現銷量、結構“雙超大盤”;29個重點品牌有19個實現銷量、收入、單箱均價“三個增長”,有8個達到銷量、結構“兩個更快”。
面對這來之不易的穩中有進、穩中有為,其實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但又值得深挖的問題:為什么增長,增長的構成是什么,增長的動力又來自哪里?需求旺盛、調控到位、基數較低、狀態向好……或許不同市場、不同品牌有不同情況、不同原因,可以得出不同結論,但認真搞清楚增長的真正源頭和面對增長保持理性、客觀和嚴謹的態度同樣重要。
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被眼前的增長迷惑了雙眼。
一個是對問題和短板高舉輕放,口頭上很重視,決心也很大,但具體落實到行動上,往往“雷聲大雨點小”,甚至“光打雷不下雨”。不說距離高質量發展有多少差距,單是前些年大家想解決而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就真的得到解決?就能夠隨著增長重啟而自愈?久而久之,不合理變成了合理,不正常變成了正常,緊急的變成了不緊急,重要的變成了不重要。
因為目標任務的相對有底,有些地方又開始熱衷于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形式上很熱鬧花哨,實際效果意義不大。比如說,終端建設盲目追求“高大上”,缺乏客戶視角,重前期硬件投入、輕后期日常維護、缺常態管理支撐;文明吸煙環境建設,除了硬件本身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功能設計上也想當然地增加了很多聊勝于無、畫蛇添足的內容。
此外,還有不斷滋生的盲目樂觀,覺得今年很好,明年也會很好,以后只會越來越好。未見得真的“想當然”,但不能不說有些“理所當然”。這種心態往往具有很強的欺騙性,“我覺得我才不會掉以輕心”,“我覺得我已經足夠重視”,“我覺得我完全做好準備”,但是從目標設定、重心擺布、應對預案等方方面面,還是輕易地暴露了掩飾不足的“迷之自信”。
另一個是外部環境的復雜多變認識不足。宏觀經濟下行的壓力、風險以及由此傳導到煙草的影響多少有些“狼來了”的味道,好像年年都在講,貌似一直沒有來、影響也不大。到底來不來,來的影響有多大,很難給出肯定的答復,只是可以提出來的問題,如果“狼”真的來了,有沒有提前做好準備?有沒有條件穩住陣腳?有沒有能力積極應對?
不管是卷煙消費一年到一年半的滯后效應,又或者類似于口紅效應的大致判斷,都需要更多的未雨綢繆、防患未然。前一個經驗,提示了我們明年下半年或者后年形勢大概率的風險增大,要記住,遲到并不意味著還沒有到來之前就可以逃脫;后一個判斷,盡管提供了銷量能夠趨于穩定的某種安慰,但更大程度意味著結構提升難度增大的現實。
再加上新型煙草制品,尤其電子煙的格局重塑、跑道重建。坦率地講,在11月1日《通告》發出后,有很多來自于煙草內部的慶幸和歡呼,真的應該這樣嗎?電子煙當然應該加強管制,但這絕不是煙草故步自封、鴕鳥心態的借口,面對新技術、新趨勢、新需求,還有很多需要煙草做也是煙草應該做的改變。你不做,別人就會去做,而且比你做得更好。
所以,面對今年已成定局的好以及明年可以努力的好,還是需要更多的居安思危、未雨綢繆。
重中之重,就是要力戒盲目樂觀,或者客氣一點說,要防止過于樂觀。對于外部形勢復雜多變以及對行業的影響要有更加深刻和理性的認識與應對,對潛在困難和風險也估計得更充分一些。今年很好,明年也會有更好的基礎,但理應建立在“堅持對的、發揚好的、學習新的”前提之上,也還需要付諸于極大的努力,真真“絕不是敲鑼打鼓就可以成功”。
一方面,要抓緊時間、不遺余力地“補短板、強弱項、激活力、抓落實”,緊緊抓住行業運行總體向好的窗口期,多做一些事關長遠、有利長遠的工作,比如,價格一致性之后,超高端和高端價值感的有效維護;打破“網紅”、“噱頭”思維,做好細分市場、特色產品的精細打磨;現有產品線的修枝剪葉,明晰“136”、“345”的品牌思路;商業營銷網絡,零售終端建設、自律互助小組建設、文明吸煙環境建設“三個建設”的縱深推進。
另一方面,要為明后年可能出現的外部變化做出更加積極而充分的應對準備,不要總是寄望于“獨善其身”,也不可能隨隨便便就能做到“風景這邊獨好”,做好過苦日子、難日子的準備與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之間并不矛盾,盡管現在很難講明后年到底會怎么樣,對煙草的影響又會有多大,但打足提前量,把困難和風險想多一點、想深一點都很有必要。
當然,把局部甚至潛在的問題、困難、風險,之所以這么說,說這么多,并不是要動搖大家的信心,恰恰相反的是,在行業層面圍繞建設煙草經濟體系的“1+6+2”政策體系引領下,我們既要有“一張藍圖繪到底”的信心和堅持,更要有“經歷風雨、方見彩虹”的耐心和韌勁,現在把形勢想復雜麻煩一些,不是自己嚇自己,而是讓自己準備得更充分一點。
在更大意義上,這也是高質量發展所應有的姿態和狀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