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官方口徑還是以三類以上產品銷量作為“雙15”品牌排名依據,但毫無疑問,大家都把精力投入到一、二類中高端產品上,也就是“136”、“345”所劃定的正確方向。盡管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正常的結構提升,也放大了穩(wěn)定銷量——穩(wěn)住三類煙——的緊迫感,但顯而易見,一、二類煙正在恢復并不斷提升持續(xù)增長的向好勢頭。
今年上半年,全國一、二類煙保持了不低于兩位數的同比增幅,加起來的市場份額已經突破50%,成為絕對意義的銷量、結構“雙重支撐”,雖然高端市場還有消費降級影響下的節(jié)奏打亂、壓力放大,但普一類煙和二類煙反而形成了剛需主導、產業(yè)主動的逆市增長,成為了上半年能夠整體保持銷量、收入、結構“三個增長”的最大助推。
這背后,有消費升級的牽引,有產業(yè)意志的驅動,更有品牌自我的努力。
只是整體面上的增長之下,新的品牌分化愈見強烈。除了用一、二類煙來作為品牌排名,同三類以上產品的排名有非常突出的排位變化和銷量差距,拿今年上半年的一、二類煙排名和去年同期相比,也有十分明顯的位次調整和增速不同。哪怕全部“雙15”品牌都保持了一、二類煙的同比增長,不過同樣是增長,其實有不亞于“青銅”與“王者”的差別。
先來看一、二類煙排名與三類以上產品排名的對比,把三類煙刨開之后,三類煙大品牌立馬“快速瘦身”,“云煙”讓出了頭把交椅,“雙喜?紅雙喜”的排名大幅下滑,“紅塔山”掉到差不多觸目難及的位置,“白沙”、“泰山”退到了十五名開外。反過來,“利群”、“黃鶴樓”、“芙蓉王”、“南京”、“中華”、“玉溪”這些一、二類煙大品牌站在了舞臺中央。
再來看今年上半年一、二類煙排名與去年同期的變化。頭部品牌——可以一直延伸到第8位——排名依舊,彼此的位次也都保持沒變,但從增量上看,“芙蓉王”、“中華”和“玉溪”三個純一類煙品牌相對有限。接下來,“七匹狼”、“雙喜?紅雙喜”、“黃金葉”、“貴煙”、“蘇煙”有一個相互間的排名升降,“七匹狼”、“黃金葉”是現在整條GAI最靚的仔。
*排名僅選取展示一、二類煙銷量前15位品牌,增減作等比例示意。
目前來看,爭奪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前15位”下半區(qū),尤其第13位到20位之間。
“蘇煙”作為純一類煙品牌,增長節(jié)奏和增長空間要明顯弱于一、二類煙的齊齊發(fā)力,上半年的增量并不突出,對身后品牌的領先優(yōu)勢也不算牢固;“真龍”、“嬌子”保持了非常積極的勢頭,但基數偏小、基礎偏弱還需要時間來加以彌補;“蘭州”雖然穩(wěn)住陣腳,掉隊風險很大;“白沙”、“泰山”、“金圣”、“鉆石”情況各有不同,都還有沖一沖前15的可能和機會。
這樣的排名變化,很大程度還原了大家面對“136”、“345”的不同策略選擇。
一是以二類煙來充實基座。上半年一、二類煙增量最大的“七匹狼”、“真龍”,不僅二類煙提供了半數以上的增量貢獻,同時也保持了二類煙的增量領先。“黃金葉”和“云煙”二類煙占品牌一、二類煙的增量比重也超過70%,此外,“黃山”、“雙喜?紅雙喜”的二類煙增量貢獻也達到40%以上,二類煙在短期內為這些品牌的規(guī)模做大提供了重要保證。
二是在一類煙中尋求規(guī)模化的和細分化。“利群”在今年上半年不僅鞏固并提升了一、二類煙第一品牌的優(yōu)勢,而且是在消化掉二類煙近5萬箱減量的基礎上實現了更高質量的更快速度,“南京”、“黃鶴樓”、“貴煙”、“蘇煙”4個品牌的增長都集中在一類煙,尤其“貴煙”也是補齊了二類煙銷量下滑的基礎上,保持了可觀的增長。
三是堅持高舉高打。“嬌子”在穩(wěn)定二類煙市場盤子的前提下,依靠“寬窄”在高端市場的開局破題、起勢發(fā)力,已經躋身一、二類煙前15位排名且拉開了與身后品牌的距離。“鉆石”的二類煙還要更淡泊一些,導致一、二類煙銷量暫時還沒有進入前15位,但半年10幾萬箱高端銷量和前4位高端排名,沒有哪個會等閑視之,也為未來打下了足夠伏筆。
當然,“白沙”的情況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在“三紅一白”“三紅”皆疲的背景下,“白沙”的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向前更顯難能可貴。一方面,“和天下”的敢為人先與體系化,保證了“白沙”在超高端市場的獨樹一幟;另一方面,“精品三代”的產品勝出,在經歷過程曲折之后完成了“白沙”的二類壯腰,也保證了“136”、“345”中仍有一席之地。
透過這些排名變化和市場增長,還有新的收獲。
從“136”、“345”的目標實現看,難不在數量,也不在進度,而在質量和狀態(tài)。盡管品牌有各自的考量,二類煙也在一定時期具備穩(wěn)定銷量、滿足需求的現實意義,但產業(yè)層面顯然不希望未來的“136”、“345”依靠湊數完成,而“532”、“461”時期的經驗教訓也告訴我們,用基座產品來拿到門票沒有問題,但一定要有后手,一定不能偏離價值提升的主航道。
從品牌成長看,在整體的大存量、小增量的背景下,高端化、特色化是必然選擇,也是正確方向。考慮到大品牌、大產品的基數龐大、基礎穩(wěn)固,只有更多“不一樣”才能在它們那里“虎口奪食”,繼續(xù)在這些成熟市場試圖以更好的產品來分流切割,注定只會事倍功半。面對個性化、多樣化和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先行一步的高端化、特色化早就爭取到更多主動。
還有一個問題,在電子煙去年年末斷網掉線之后,貌似不自覺地就有了一些松口氣、緩過勁的僥幸心理,再加上今年上半年疫情突發(fā)之后,一切工作圍繞“實現目標任務”,對于新技術、新趨勢和新需求的響應——不管品牌層面的價值塑造,以及產品層面的技術升級——可以理解,但不能因為疫情打斷又或者疫情期間突出表現就停留在淺嘗輒止、浮光掠影。
所以,依循“136”、“345”的路徑設定,還是可以考慮多一些目標實現之外的認識與思考,一個是跳出煙草干煙草的眼界,另一個是功夫在詩外的境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