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評論 21個育苗大棚、220座密集烤房、121臺(套)農機具、注冊資金2000萬元。在云南省羅平縣,雙喜烤煙專業合作社的生產經營規模可謂首屈一指。如今,在全國各個煙區像“雙喜”這樣的煙農專業合作社數不勝數,通過不斷地提升自身的“造血”功能,已形成一定生產經營規模的煙農專業合作社逐漸發展起來。
“輸血”只能解一時之困,“造血”才能讓煙農專業合作社實現持續發展。如果說在煙農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初始階段,是煙草公司通過政策途徑,借助一系列的直接輸血式的投入夯實其發展基礎的話,那么,現在是到了必須提高自我發展能力的時候了,要完成從煙草部門“輸血”到自身“造血”的轉變,這將是煙農專業合作社在發展中必須邁過的一道坎。
把分散的土地連成片,把分散的農民抱成團,把分散的資金打成捆,把分散的技能拼成盤。煙農專業合作社以新的組織形式和良好的機制打破了小農經濟的束縛,走上了集約化經營的道路。煙農專業合作社憑借獨特的組織優勢、靈活的機制和廣泛的適應性,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已經成為推進現代煙草農業建設中的一支生力軍。
煙農專業合作社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自身擁有“造血”功能。在合作社發展的初始階段,煙草公司的“輸血”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還處于起步階段,我國煙農專業合作社發展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諸如發展不平衡、組織運行不夠規范、煙農主體意識不強、內部發展動力不足、造血機能低下等。然而,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合作社更需要一副強壯的“身板”去應對競爭和挑戰。如果僅靠“輸血”,將來永遠不會形成自我良性發展的態勢。
對煙農專業合作社的扶持,需要煙草部門“扶上馬”后再“送一程”,像云南省羅平縣那樣形成扶持煙農專業合作社發展的聯動機制與協同效應。自2011年年初第一家烤煙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以來,羅平縣的煙農專業合作社建設取得了蓬勃發展,目前合作社總數已達91家,其中綜合型的19家、服務型的72家。在提升煙農專業合作社“造血”功能的過程中,要遵循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引導其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在自愿、互利、平等的基礎上,形成合理的利益聯結方式,不斷加強其自身造血機能,促其健康可持續發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