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煙民在線公眾號報道 近日,在頭條新聞的微博上有一條新聞,說呼和浩特某休息區母嬰室變成了不少人吸煙的場所,保潔員稱,抽煙的人嫌外面冷,而休息區內又沒有開放吸煙區,所以雖然她們上前勸阻過,但無濟于事,幾乎沒人理會。
新聞后面的評論很是多姿多彩,不少網民義憤填,認為吸煙的人沒有素質的占了大多數。
但視頻中保潔員和商場管理人員卻再三強調:是因為本來設有吸煙區,但卻不許開放,天寒地凍,人們無處吸煙,所以造成這種現象。
其實管理人員說的沒有錯,主要問題是因為商場還沒有開放吸煙區,但是煙民客觀存在,怎么辦?
不管控煙措施有多么嚴格,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很習慣用行動投票。
那就是既然沒有讓我吸煙的場所,那就可以隨處都是我吸煙的地方。
比如門口,樓道,廁所,垃圾桶,甚至是母嬰室。
“縣官不如現管”,成了這種現象的真實寫照,縣官不管,也沒有現管,再嚴厲的法規也形同虛設。
無獨有偶,今日頭條一篇“這樣生猛的禁煙條例,到底把啥禁了呢?”的文章引起關注,文中以西安實行了最嚴厲的禁煙法規卻依然阻止不了飯館食肆煙霧彌漫為例,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嚴厲的法規收不到理想的禁煙效果,為什么所有的地方都要取消吸煙區?為什么煙民和非煙民日益形成對立的兩個陣營?或許文章后面的網友評論更能代表民意:
另外,無論是關于西安的文章,還是這則呼和浩特的消息,都提到了日本的做法,建議我們國家學一下日本,整趟高鐵上會有兩三個吸煙室。
我們特意關注了長期生活在日本的一個網絡大V“五岳散人”,他說,日本煙民之多,大概在發達國家里能排前列,他們解決問題的思路是管理限制的同時提供方便。
日本認為,既然社會有這個需求,并且也沒打算全社會禁止這種產品,那就盡量兩者分開、互不影響。
所以您到日本就能看到大部分人吸煙都在專用場所,比如說便利店門口的吸煙區。不是說沒有隨便吸的,相對數量少了很多。
并且,事實證明,日本不但沒有因為有吸煙區而造成煙民泛濫,而是恰恰相反,日本的吸煙率下降的厲害。
而我們同時也注意了來自Business Mirror的消息,在2018年的吸煙情況調查中,與日本吸煙相關的數據統計如下:
目前,日本吸煙人數大約有1900萬。從歷史數據分析,日本成年男性的吸煙率較高。1965年,日本男性吸煙率超過80%;2000年約為50%;2018年的抽樣調查為30.1%。
日本成年女性的吸煙率已經從1965年的15%下降到了目前的7.9%左右。
另外,此次的抽樣調查數據還表明,目前在日本國內,42%的成年吸煙者年齡大都在60歲以上。
“五岳散人”最后建議:
別再玩兒這種一刀切的事兒了,吸煙與否是一個成年人的選擇,煙民和非煙民本來也不應該是一對矛盾的存在,我們應該學習好的處理方式,不是讓大家全都跟做賊似的吸煙,而是有地方正大光明的吸煙。
這還有個好處,就是培養大家的規則意識。沒地方吸煙就只能選擇性違法,比如說大街上吸,高鐵站臺上去吸等等,有地方吸煙了,自然也就規矩了。
其實這也代表了很大部分人的意見,隨著吸煙問題引發的社會矛盾越來越多,人們已經意識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方式是文明意識的建立和對規則的認可與遵守,真不是一刀切就萬事大吉的。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