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在職場中被人八卦、被勸煙勸酒,會怎樣?或許這只是很平常的一件事。
但是,在韓國,這卻違了法!
新京報快訊(記者 謝蓮)據BBC消息,韓國《禁止職場欺凌法》于當地時間7月16日起正式施行,這是韓國首次立法要求雇主對職場欺凌采取行動。
根據規定,用人單位或員工利用其在單位內的地位或關系,超出工作范疇,給予其他員工身體、精神和情緒上的痛苦都屬于欺凌行為。具體而言,八卦同事、散播個人信息,強迫飲酒、吸煙或參加聚會都被列入欺凌行為。
據法新社報道,韓國的職場欺凌現象非常常見。韓國政府最新一項調查顯示,近2/3的員工曾在工作中遭遇欺凌,而80%的受訪者稱曾見過這一現象。在面對職場欺凌時,60%受害者沒有采取任何行動。
韓國網站新聞
韓國此項立法,值得拍手稱贊,因為它的出發點是好的。可是,值得深思的是,這項立法是否執行得下去?是否只會成為韓國各級議會的一項政績,而它只能存活在口號當中?韓國的職場欺凌現象是非常常見的,而中國也存在,只是不是常見現象。韓國能為此進行立法,也是大快人心之舉。
而網友的看法,還是比較消極的:
國內環境和韓國不同,對于上述“強迫飲酒、吸煙”可以被立法的欺凌行為,可以說是普遍現象。在國內,最常見的就是聚餐時勸個煙,勸個酒。但是,這也未嘗不可。我們并不會將其理解為“欺凌”。在中國,有煙酒文化,勸煙、勸酒,其實也可以看成是“敬煙、敬酒”。中國人習慣在酒桌談事情,這樣事情就能談得特別順利。若是在上下級關系中去勸煙勸酒,大多也只是“意思意思”,并沒有欺凌的意思。如果你此刻不方便飲酒或是吸煙,可以大大方方地說出來,這樣對方也不會再勸說。真有再玩命兒勸你的,那就另當別論。
韓國有這樣的立法,一方面是文化的差異,一方面說明,他們在這方面是不是做得比較“過”?身在韓國的網友也會表示,韓國的職場欺凌現象確實是比較常見的:“其實真的不想做這些事(指聚會等),但是很無奈,為了工作和生活,也只能做。”
日韓都喜歡下班后去聚餐,其實這也是一種職場文化。在日本,男人回家太早,會被太太“另眼相看”,大多數女性覺得男人下班早就是沒有工作干,工作不努力,畢竟男性養家糊口的壓力是很大的。所以男性上班族,下班后大多會去聚餐,喝喝小酒,放松一下,其實這已經是一種默認的社會行為了。而在韓國,想必是人們已經把下班聚餐演繹得過了火,讓人們逐漸把它當成了一種負擔,更是把勸煙勸酒當成了必須執行的任務。
對于下班后聚餐這件事,韓國在2016年就有相關法律了。
據韓國《先驅經濟報》報道,從2016年開始實施的《金英蘭法》給韓國社會帶來不少變化,之前夜夜笙歌的場景已不再,以往“首輪、二輪、三輪”式的聚會文化也發生了改變:公司聚會,大伙兒一起吃完飯后便各自回家,或干脆將聚會時間改到中午。報道稱,《金英蘭法》的適用對象雖然是公職人員,但該法實施后,很多民間公司也都作出了相應調整,公司聚會文化也隨之變得樸素和簡短,不像以前一樣“沒完沒了”。
對于韓國上班族來說,《金英蘭法》無疑是個“好法”。之前一項調查顯示,六成韓國上班族飽受公司聚會文化的困擾,其原因主要為“聚會冗長,下班后無法享受個人自由時間”、“酒量不大,但上司不斷勸酒”、“戒煙了,可是上司勸煙,真沒辦法”等等。大多數上班族表示,最理想的公司聚會應該是“首輪”結束后便回家,或晚9點前結束。報道稱,《金英蘭法》無疑讓上班族的這種愿景變為現實。
看一位在韓國工作的中國網友的真實看法:
韓國人挺可憐的,工作很累,每天壓力還很大。尤其是首爾,到晚上到處都是喝酒的,吸煙的也不在少數,就連街邊的小攤都人滿為患。韓國人懂得享受夜生活,所以晚上大家都會聚餐順便喝一點,吸幾根。我問他們,你們韓國人怎么晚上就喜歡聚會啊?他們說壓力大,吸煙喝酒可以解放壓力,可以建造自己的關系圈。一個男人沒有自己的關系圈在韓國會被看不起的。據調查,韓國上班族10人中有3人有依賴酒精的傾向。相對于吸煙,他們更喜歡喝酒。
這樣的習慣沒有去過韓國的人也早已通過韓劇了解過了。看韓劇給人的感覺是這樣的:上班族每一天晚上只要不是在加班就是在聚餐,開心喝酒,不開心也喝酒,每天喝得醉醺醺,很晚才回家,回到家家里人都已經睡了很久,第二天又能精神抖擻的早起上班,生活又艱難又無奈。其實這也是當下很多韓國人的現狀吧。只是有些人并不想活成這樣,被職場的同事或上司邀請或命令一般地要求去聚餐就變成了負擔。甚至于勸酒勸煙也成為了最為嚴重的精神摧殘。
小編慶幸自己生在中國。下班后聚會,聚會中勸煙勸酒,在中國,應該永遠也不會出臺立法,因為這些對于我們來說,并不是負擔,也尚未形成職場文化。同事間勸煙勸酒,想吸想喝,卻痛快地接受,實在不想,也可以直接拒絕,這并不會成為什么無法言說的事。可怕的永遠不是酒里有多少酒精,煙里有多少尼古丁,而是強迫你的那個人赤裸裸的心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