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廢棄煙葉的概念。廢棄煙葉是指煙站在收購期間,過磅后倉庫內產生的和倉庫外(煙站內)煙農交售煙葉時產生的各種煙葉碎片、煙末、煙灰和煙梗等。
現狀分析:
煙站廢棄煙葉處置前回收不徹底。存在廢棄煙葉區域過于分散,只注重處理煙站倉庫中堆積量較大的廢棄煙葉,細碎和分布零散的廢棄煙葉統一清理倉儲落實不到位情況。
廢棄煙葉監管臺賬不夠精準完善。臺賬中僅明確了收儲日期、收儲數量、銷毀數量、結存數量,但缺少產生環節和銷毀方式、計量管理、處置流向、銷毀結果等監管要素,以及僅對廢棄煙葉處置做了照片備案,照片僅記錄了澆水過程,缺少發酵徹底后的照片,無法體現處置結果。出于缺少毀形設備和環保生態的考慮,目前常用的處置方式為澆水堆捂發酵,無處置全流程視頻監控。
縣級局(分公司)無針對煙站廢棄煙葉處置的制度。
在全省廢棄煙草專賣品監管處置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的現狀下,隨著近年假私煙泛濫,電子煙企業發展迅猛,基層煙站廢棄煙葉違規流出風險相應增加,亟需建章立制,嚴格監管。
主要原因:
煙站未設置專崗專人負責煙葉收購期間廢棄煙葉全流程處置跟蹤工作。收購期間,往往由煙站靈活指派人員參與廢棄煙葉的銷毀工作,存在工作銜接不及時,處置備案滯后情況。
煙葉在煙站搬運、堆碼、打包、裝卸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細碎掉落煙葉,且分布零散,導致廢棄煙葉回收歸集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和時間成本。
煙站廢棄煙葉監銷受場地和設備限制,難以做到全流程視頻監控備份。
地州(市)局(公司)尚未形成統一、完善的煙站廢棄煙葉處置監管制度,目前僅有一份具有指導性意見的《廢棄煙草專賣品監督銷毀流程》,縣級局(分公司)暫無專門制度規程。
導致后果:
零散、細碎的廢棄煙葉全部徹底收儲銷毀存在困難。
廢棄煙葉監管臺賬數據不夠精確,處理時間、地點的選擇隨意性較強。
煙站相關工作人員對廢棄煙葉流失風險和后果的認識不夠深刻,思想松懈導致執行力疲軟。
廢棄煙葉銷毀工作往往由倉管員或報賬員兼職擔任,但職責不夠明晰,導致實際處置中計量計算、處置方式與處置結果、處置流向、臺賬跟蹤、資料備案等環節銜接不到位,閉環監管存在弱項。
廢棄煙葉監管照片不能體現處置結果這一環節。
煙站廢棄煙葉處置制度存在較大空白。在現有監管方式下,廢棄煙葉存在一定的流向違規風險。如:1.某省工業企業對一批外流的廢棄煙葉毀形處理不徹底,未達到40目處置標準,屬地市、區兩級煙草專賣局內管部門,監督銷毀不到位,導致該批廢棄煙葉流入制假窩點,工業企業和省、州(市)、縣(市、區)局內管部門負責人、內管員一律追責。2.在電子煙發展迅猛的形勢下,流出的廢棄煙葉作為專賣品,卻被企業利用工業蒸餾設備非法提取煙堿,生產電子煙專用的劣質煙油、煙彈。含有尼古丁的電子煙煙油,超過90%其中的尼古丁源于廢棄煙葉提取。
廢棄煙葉流向及用途示意圖
改進建議:
制定廢棄煙葉監管制度,并建立廢棄煙葉定期檢查和隨機抽查制度,明確管理主體和監督主體。
建立煙站廢棄煙葉處置統一模式,補充廢棄煙葉產生環節、數量和時間、計量管理、處置時間和批次(周期)、處置方式和結果、處置后流向。處置數量應有對應的稱重照片,照片能清晰體現該稱的重量。
由煙站安排專人負責廢棄煙葉處置工作。留存加入澆水堆捂發酵后的廢棄煙葉照片以體現處置結果。煙站(點)須在視頻監控范圍內處置廢棄煙葉或用手機等設備對廢棄煙葉處置過程錄像,并將視頻定期歸檔。
期望目標:
建立統一明確、具體可行的煙站廢棄煙葉監管制度和標準閉環監管流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